_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实施方案
一、 学校基本情况与分析
1. 我校现有学生1200名,23个班级。
2. 我校有标准化田径场,400米塑胶跑道,接力棒12根,木制标枪13根,铅球20个,跳高架一副,跳杆两根,垫子4块,小垫子60块,篮球场5个,篮球50个,排球场4个,排球40个,足球50个,乒乓球台30个,乒乓球20桶,拍子30副,羽毛球场1个,拍子30副,球20桶,跨栏架11个,健美操场地一块,拔河绳两根。场地器材不对外开放。
3. 我校共有4名体育教师,三位本科,一位研究生,均无社会兼职。
4. 每周体育教师平均15个课时,高一、高二体育课安排在下午,高三体育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包括模块教学计划)
1. 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其中田径为必修项目,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为选修项目。高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田径,下学期和高二进行选项教学,高三进行选项训练为达标做准备。
_
2. 田径模块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③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④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田径课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必修的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至少必修1学分,此模块教学以保证每一位高中学生在《田径》类项目中修满1学分。
教学目标:运动参与①知道科学参加田径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田径类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和行为。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并按计划坚持田径锻炼;③能用简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并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体能测试结果。运动技能①通过收听或观看有关体育节目或阅读报纸或上网等手段,对国内外重大体赛事了解,懂得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区别,认识田径运动对身体、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②积极学习的运用所学田径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健身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班级内外的田径类体
_
育比赛。③掌握简单的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等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身体健康①通过田径类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与腰、腹肌力量和耐力。②了解田径运动对进上步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以及对其他运动项目技术和技能与进行选项学习的促进作用。③形成良好的田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心理健康①自觉通过参加田径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并在田径运动中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②设置合理目标,使自己在田径运动中不断提高田径的运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③努力克服田径运动中的心理惧怕等现象,体验在困难环境中或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模块教学计划表 单元名称 田径运动知识 具体内容 内堂课:田径运动知识简介 途中跑 短跑 途中跑 接力跑 跨栏跑 起跑跨越第一个栏 教学重点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协调放松跑的能力,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身体素质。 以多种教学、锻炼手段,发2 3 授课节数 1 _
栏间跑 途中跑 全程跑 助跑和起跳相结合 背越式跳高 学习改进过杆技术 完整技术 助跑与起跳 挺身式跳远 改进腾空和落地技术 完整的挺身式跳远 改进最后用力的技术 滑步推铅球 改进滑步技术 完整技术 测试 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发展学生体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拼搏精神。 理解背越式跳高的锻炼价值,掌握发展体能的方法,提高跳跃能力,体验运动带来的成功感、喜悦感。 掌握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改进与提高完整动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发展肌肉的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1 3 3 3 2 中长跑 学生自主选择两年测试项目 体现自主性,选择性。 _
3. 足球模块教学计划
1. 根据学生对足球的喜爱的原理,以足球目标的特点制订锻炼计划。 模 块 目 标 2. 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与战术,参与课余活动的比赛,通过媒体了解有关重大比赛事,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身体健康意识。 3. 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预防心理障碍,发展学习能力;关注社会的健康问题,形成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 课时 达成目标 教学参考 1.了解足球项目所需要1.足球运动的体能,心理素质表现 的身体体能和心理素质2.盘带球:拖带,拨扣,急停,假动4 掌握体能测试方法 作,绕杆。 2.掌握盘带球8法,脚3.教学比赛(强化下地传球与发点球弓传停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 技术动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