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表哥驾到》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9 3:58: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表哥驾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充分把握《表哥驾到》的线索,并能概括故事内容

2、分析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文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

3、体会文章“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欣赏对比手法与夸张的个性化语言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大词小用”的语言风格,体会“我”由于表哥到来而引发的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1、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尝试模仿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小小说《表哥驾到》,请同学翻开课本。有谁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秦文君?或者你曾读过秦文君的作品吗?

补充:秦文君,1954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家有小丑》、《秦文君花香文集》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补充: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或极短篇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个瞬间之中,捕捉住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

二、初读课文

1、自行默读课文,标好小节,并且回答问题:

① 体味“驾到”的含义。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语?

答案:“驾到”这个词一般用在达官贵人身上,特别是皇帝身上。因为这里用“驾到”表现了“我”对妈妈隆重接待表哥的复杂心理。有调侃、有反感。有对表哥的羡慕或好奇。

② 按故事情节,课文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 答案:1、和表哥见面前(1——6)

2、和表哥成为了“密友”(7——22) 3、餐桌吃饭(23——31)

4、发现我和表哥是难兄难弟(32——44)

二、再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1、在“我”和表哥互相认识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可以看出“我”和表哥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请用概括的语言说明。(由几个人概括说明) 2、对于我和表哥的表现,妈妈和大姨有什么看法? 3、你们有没有发现她们的看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答案:妈妈认为表哥文雅、彬彬有礼,比“我”优秀(第5节);而大姨觉得“我”灵活、孝顺,要求表哥向我学习(第41、42节)相同点:教育方式手段一样,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

表哥的表现 优点 缺点 “我”的表现 用中文回应 送表哥飞机 优点 缺点 妈妈的态度 大姨的态度 拍拍“我”的肩 大姨为我计算投进多少回 鼓励我 认为“我”懂事孝顺 初见面打招呼 用英语向“我”问好 做飞机模型 投篮 文质彬彬 英语好 不自信 对“我”恨铁不成钢 抬举、称和蔼可亲 赞“我” 技术差 文雅 动作笨拙可爱 夸赞“我”全面 吃得文静又迅速 拘谨 弹跳好 体育差 投篮又缺乏朝帅又准 气 把排骨让给妈妈吃 动手能力强 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懂事 孝顺 吃饭 彬彬有礼 妈妈责怪我古怪 实则妈妈是很感动的

总结:“我”: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外向,灵活,孝顺但不自信

表哥:文质彬彬,拘谨,文雅,温顺,但内向,缺乏朝气,在运动方面明显逊我一筹。

三、精读课文,分析文中“我”心理变化

1、自读第1到第22自然段中描写“我”在表哥“驾到”前和表哥“驾到”后的心理活动的语句。圈划出含有和“驾到”一样具有夸张、调侃的幽默语气的词的语句。

2、朗读、讨论第1到第6段中圈划出的语句,体会“我”在表哥到来前是怎样的心情?造成我有如此复杂心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妈妈从来没有看到并肯定我的优点,只看到、批评我的缺点,还喜欢用我的缺点去和表哥的优点比,使我缺少自信。

3、朗读、讨论第7到第22段中圈划出的语句,体会“我”在表哥到来后又是怎样的心情?造成我此时复杂心情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大姨和表哥都看到并肯定了我的优点,让我又有了自信。

4、那么,在第43段里,“我”要告诉表哥: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还说彼此彼此,相见恨晚又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答案:发现大姨也像妈妈这样看待表哥的,表哥和我的遭遇一样的激动、同情。 5、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中“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这句话?

① 表哥和“我”的经历相同、遭遇相似,处境的相似引起了“我”对表哥同病相怜的悲怆感

② 作者对家长望子成龙心里的揶揄、否定,对孩子缺少自主发展空间的同情,以及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深沉思索。

总结“我”的心理变化:提心吊胆——自愧不如——具体交往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相见恨晚 5、如此看来,“我”在文中的心理变化好像在暗示什么?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答案: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他们的优点,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不能只把别人孩子擅长的作为优点而否定自己孩子的优点。不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

三、课堂反馈:

读完这篇小小说,你觉得作者最鲜明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① 对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在表哥到来前后的心理变化; 我和表哥的优缺点对比

妈妈和大姨对“我”表哥的对比

② 大词小用:用幽默的语言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把类似于“驾到”这样的表示尊敬的词语运用到写和孩子同龄的人身上,这叫“大词小用”,常常能产生轻松、幽默的效果。)

搜索更多关于: 《表哥驾到》教案 的文档
《表哥驾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b7o0n7tu7wp9820sv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