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1:17: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杨佳玉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02期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信息化进程对我国教育整体水平有着不可小觑的直接影响力。因此,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平等的要求。近年来,政府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但收效却并不理想。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信息化水平依然比较落后。下面我将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就解决问题的有关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0年,研究人员先后对靖远、景泰、会宁、平川等县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城市学校相比,相对滞后,其主要表现为:

1.硬件设备不足,设施利用率低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都不具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尽管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协助下,县、鎮、村各级学校先后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等信息化教学设备,但学校计算机人均占有率相对较低,即使教师制作了课件,也因缺乏设备而无用武之地,因此仍无法做到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开展。另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较落后,许多地方网络铺展还未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交流。尽管网络平台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可师生却因为没有有效途径而无法吸纳、接收这些资源。 2.对现代化教育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学校教师,甚至校领导以及一些基层教育领导者在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认为开展信息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校的一种包装,可以起到吸引生源的效应。他们认为,如果全面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会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影响到升学率。因此,他们仅仅对信息化设备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建设,却没有制订出促进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具体有效措施,信息化设备成了橱窗里的展览品,以至于农村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3.实用的教学资源匮乏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ka9715d401k8300wxv0h1ll01f5u01c2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