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气象:是大气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的统称。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和环境气象条件相互作用的学科,由农业科学和大气科学交叉、渗透形成。
3.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及动植物的生活生存条件的现象。 4.气象与农业的相互关系及联系
⑴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 ⑵大气提供了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气候资源
⑶气象条件还对农业设施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产生影响 ⑷大气还影响这农业生产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资源 ⑸农业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农业气象的任务是什么? ⑴农业气象检测
⑵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⑶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 ⑷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 ⑸农业和农村气象信息服务 ⑹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 ⑺应对农业气象变化的农业对策
6.大气的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7.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⑵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作用 ⑶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第二章
1.赤纬: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的位置,用阳光直射点的纯度表示
2.大气质量:在标准状况下,海平面气压为hpa,气温为0℃时,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面所经路程中,单位截面积空气柱的质量称为一个大气质量数m 3.太阳高度角
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4.太阳常数
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每秒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用Rsc表示,单位为 (W/m2) 5.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发射的辐射(Rlu)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Rld)之差 Rln=Rlu-Rld
6.地面净辐射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表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本身发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净辐射Rn
Rn=(直接辐射-散射辐射)(1-太阳辐射反射率)+大气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7.光补偿点
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8.光饱和点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 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以后,光合作用边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这个光照强度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 了,9.光周期现象
昼夜交替及其延续时间长度不仅影响作物开花,也影响落叶、休眠和地下块茎等营养贮藏器官的形成。植物对光暗时间长短控制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 植物光周期现象的种类:
1、充分利用生长季 2、选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 3、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4、提供叶片的光合效率 5、加强田间管理 10.太阳高度公式?各字母代表涵义是什么?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H=90°-│α(+/-)β│ α:当地地理纬度 β: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所求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
两个半球就是+
11.北半球日照时数变化特点有哪些? 分冬夏两季来变.
夏季: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 冬季:纬度越低,日照时间越长. 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有哪几种?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3、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13.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
地面温度、大气温度、空气温度、CO2、土壤表面性质、夜间微风、海拔高度 14.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强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直接辐射 散射辐射 太阳高度角 大气透明度 大气质量数 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强 随P增随下垫大而减小 面反射随海拔高度而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率变化 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