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4), 537-54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408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the New Era
Guoliang Zhang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thstth
Received: Apr. 7, 2020; accepted: Apr. 21, 2020; published: Apr. 28, 2020
Abstract
How to promote sustained,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ncreas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economy, impro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level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analyzes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connotation, green, concent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excellence, and maintai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We should formulate preferential policies, accu-rately support the creation and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in Zhejiang.
Keyword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Development Trend, Management Concep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新时代浙江小微企业发展态势与创新经营对策研究
张国良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文章引用: 张国良. 新时代浙江小微企业发展态势与创新经营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4): 537-543. DOI: 10.12677/ass.2020.94081
张国良
收稿日期:2020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8日
摘 要
新时代如何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升级转型、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小微企业发展态势,剖析了目前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与存在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中小微企业要坚持内涵、绿色、集聚、专精特新优的发展理念,保持发展与创新的同步性。要制定优惠政策,精准扶持小微企业的创立与成长,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促进浙江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浙江小微企业,发展态势,经营理念,创新对策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引言
新时代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浙江省小微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更多新的机遇,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抓住新的机遇,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自身特有的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使小微之火,燃燎原之势[1]。浙江省如何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升级转型、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时代浙江省小微企业发展态势
在浙江“小而美”的小微企业,以小微之星火,燃燎原之势。从2011年到2017年,浙江小微科技型企业,仅仅用7年多的时间,从5574家突飞猛进到40,440家,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佼佼者[1]。
2.1. 小微星火,燎原之势。
据统计[2] 2018年浙江小微企业总的数量已经突破205万家,同比增幅为22.4%。其中,新创立的小微企业已经达到36.3万家,同比增幅为18.25%。全年小微企业共吸纳就业1512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6563亿元,同比增长7%;外贸小微企业出口总额累计2946.3亿元,同比增长达29.9%。
2.1.1. 综合贡献力指数表现优异
从指数增长趋势图来看,2018年综合贡献力指数以达130.51点,在四大模块中居第一位,同比增幅为5.92%,较2015年增长了24.92%。其中,小微企业总数表现最为突出,指数值高达169.37点,同比增幅为3.05%。其次为营业收入总额,2018年指数达到124.33点,同比增长率超10%。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增长(图1)。
DOI: 10.12677/ass.2020.94081
538
社会科学前沿
张国良
Figure 1. Zhejia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growth index 图1. 浙江小微企业成长指数
2.1.2. 核心竞争力指数持续上行
2018年,核心竞争力指数达到121.88点,同比上涨3.36%,较2015年增长了15.74%。核心竞争力指数细分指标中,新产品产值占比和拥有专利、商标、品牌数这两个指标的指数值均超140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86%和6.50%。科技投入占比指数同比增长9.08% [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技术人才(含高技)比重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2.1.3. 成长活跃度指数再攀新高
2018年,成长活跃度指数为126.85点,同比增长3.99%,较2015年增加了26.31点。其分项指标中,新增小微企业数表现最为抢眼,指数值高达150.76点,同比增长0.87%。参与展会、论坛活动次数和小升规占比指数均超130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66%、8.78%。小微企业三年存活率指数为113.59点,同比增长7.36%。
2.1.4. 制度供给力指数加速上扬
制度供给力指数快速上行,在2018年达到121.23点,与2017年相比上涨了11.22%,较2015年增加了19.07点。制度供给力分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和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这五个测评项目指数值均超120点[3]。
总体看,2018年浙江小微企业成长呈现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小微企业向小微园区特色小镇加快集聚、“质量引领”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2.2. 小微蝶变、聚浪成潮
在2017年,浙江省新设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已经达到30.7万家,与2016年同比增长24.4%;小微企业全省在册数量已经达到168.3万家,比2016年净增25.4万家。2017年全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38.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实现税金总额39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2017年小微企业从业人数已经达到1184.4万人,比2016年增长6.3%。特别值得一提是省会杭州实现产
DOI: 10.12677/ass.2020.94081
539
社会科学前沿
张国良
业转型升级迅速,企业占比达到52.3%,比2016年增加1.95个百分点,增量与绝对值均名列第一。近两年来,杭州市小微企业以年均27%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小微企业数已达46.2万家,其中“八大万亿”重点小微企业25.1万家。仅2017年上半年,杭州就合计新增“八大万亿”重点产业小微企业22768家。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新设小微企业的活力指数上涨13.68个百分点,达113.68点,创业活跃度、社会贡献度、创新聚合度、环境满意度指数均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其中,科技创新带动作用明显,企业科技投入和技术人才占比增长显著,为小微企业转型创新补充了血液、提供了动能。数据显示,浙江省科技投入占比指数为126.38点,技术人才(含高技)比重指数为127.42点[2]。
2.3. 特色小镇、异军突起
以特色小镇、小微园区、区域产业集群和商品交易市场等为依托,新一代的信息产业、电子商务和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小微企业快速成长。从抽样情况看,2014~2016年新设的小微企业入园率最高的行业依次是制造业18.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44%,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16.95%,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14.99%。目前,浙江省共有106个省级特色小镇正在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园211个,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40家,吸引了一大批小微企业入驻[2]。
2.4. 数字经济走在前列,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2018年,浙江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加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政策助推下数字经济产业主体迅猛增加,全省全年新设数字经济产业小微企业3.2万家,同比增长32.2%;数字经济小微企业总数达到14.5万家,占全省小微企业总数的8.9%,带动就业99.1万人。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2.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9.26%,占GDP的比重达41.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4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国第4位。数字经济产业小微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重指数达到135.13点,同比增长91.99%;技术人才(含高技)比重指数同比上涨了21.89%;科技投入占比指数达到109.35点,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20.76个百分点[3]。
2018年,科创资源进一步向小微企业集聚。全省小微企业科技投入占比指数达到128.35点,同比上涨9.07%,较2015年增长16.82%;全省全年发放创新券金额11.44亿元,同比增长91.62%,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标准和质量提升活动306次,小微企业享受开放实验室服务7.6万批次[3]。
台州市、宁波市、杭州市科技投入占比指数位列全省前三,分别为167.60点、161.66点和149.52点;高端装备业、健康和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投入占比指数表现突出,分别为131.81点、126.96点和121.51点[3]。
新产品产值占比大幅增加。全省小微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比指数高达148.45点,与2015年相比增长36.67%。绍兴市、温州市和杭州市位列前三,指数分别为155.97点、154.07点和153.49点,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82%、27.42%和9.77%;八大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时尚产业排前两位,新产品产值占比指数分别为181.06点、178.48点和166.99点[3]。
小微兴,则创业兴;小微强,则创新强。杭州市财政、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科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搭建“杭州市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部门“搭台”、服务机构“配菜”、小微企业“点菜”的合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平台上已注册企业22000余家,其中15728家企业已领取服务券。通过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搭建,让政府的“方向盘”更为有效,市场的“发动机”更有力,打造助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杭州模式”。
从地域来看,杭州、金华、宁波继续包揽前三位,大都市圈城市平台引领创业创新的作用显著。
DOI: 10.12677/ass.2020.94081
540
社会科学前沿
张国良
Table 1. The growth index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2018 表1. 2018年小微企业成长指数
地市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2018年小微企业成长指数
135.30 128.11 126.72 124.96 126.91 127.33 128.91 125.96 120.70 124.82 126.15
同比增长率 7.13% 5.80% 7.12% 5.50% 9.91% 7.14% 3.01% 4.54% 5.01% 5.01% 2.25%
杭州市连年稳居首位,2018年小微企业成长指数达到135.30点,同比增长7.13%;杭州的综合贡献力指数、核心竞争力指数分别以143.52点和138.10点继续领跑于其他地市。金华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位于第二位,2018年指数值为128.91点,同比增长3.01%;金华市成长活跃度指数以137.66点稳居首位;制度供给力指数从上年的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宁波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达128.11点,居于全省第三位;四大模块指数均有所上涨,综合贡献力指数与2017年相比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成长活跃度指数超130点,在全省的排名上升了一位,仅次于金华市[3] (表1)。
3. 新时代浙江省小微企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当前中小微企业却仍面临着许多挑战,目前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因素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政策体系不完善
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尚不健全,部分扶持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由于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大,且产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创新主体意识还不是太强,考虑眼前利益较多,建设创新平台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一部分高能耗行业的中小微企业环境污染重,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
3.2. 创新意识不强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创新是一项投入成本非常高、风险收益非常大的活动。大量小微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和创新积极性不高,从而创新成为少数企业的选择,这从整体上决定了区域创新的水平不高。科技型小微企业依靠创新、创意起步较快,但由于研发力量缺乏,研发费用不足,又难以借助公共创新平台,技术创新难度较大,不利于小微企业创新与长期健康成长。
3.3.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与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
人才队伍的缺乏是制约大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创新型人才供不应求,处于“引不进、用不起、管不好、留不住”等“用工难”的尴尬境地。由于研发力量缺乏,研发费用不足,又难以借助公共
DOI: 10.12677/ass.2020.94081
541
社会科学前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