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修改及反思
教学实录: 1.(出示情境图)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回收技术的国家。“神州”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是半径10千米的圆,实际降落在半径5千米的范围之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有多大?
修改的地方: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桌布。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镜框配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圆的面积) 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修改原因:学生在复习圆的周长的基础上,感受什么是圆的面积。
3.师出示一个圆片:圆的面积在哪里?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你想说什么?
出示结语: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4.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想) 5.(1)在尝试探究后,估计学生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通过折叠把圆分成4个扇形;
另一种是把圆剪成四个扇形后再拼成一个近似于平形四边形的图形。当学生把两种情况在全班展示后,教师有计划地逐一贴出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形,即:一个扇形,一个由4个扇形拼成的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2)交流再探。
教师谈话:如何让扇形的面积更接近于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折叠,这样就让学生再一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再次交流。
学生第二次探究后,再一次全班交流。
将圆折成8等份,其中的一份比较接近三角形了;用8等份拼出来的图形比较接近平行四边形了。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如果再继续分,分出的每一个小扇形与三角形会怎样?拼出的图形又会怎样?引导学生继续折。
学生再次动手折、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板书。 6.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7.有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学生的积极交流的基础上,借助课件的演示和点化,将圆的面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