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熟悉塔式分解的过程,规范格式。有的同学将分解的数都乘了起来,要注意纠正。
2.教材第111页第八题: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18 25 28 34 60
预设:强化短除法的格式,加深理解。有的学生没有分解彻底,有的同学习惯把合数写在后面,算式写在前面,注意强调格式。
3.判断。
(1)12=3×4,3和4叫12的质因数。 ( ) (2)24=11+13,11和13是24的质因数。 ( ) (3)3和17叫质因数。 ( ) (4)把66分解质因数是66=1×2×3×11。 ( ) (5)把15分解质因数是3×5=15 ( ) 4. 聪聪翻开数学书,他把两个页码数相乘得210,你知道这两页的页码分别是多少吗?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对于能够灵活应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的非常棒,数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走进数的王国。
板书设计:
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塔式分解法 短除法 60 2
15 4 3 5 2 2
30 0 3 15 5 60=2×2×3×5 30=2×3×5
5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及2、3、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概括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努力激发他们的发现和探索欲望。
(1)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创设了以故事引入,探究蝉是怎样选择生命周期的这一情景,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展示本课内容。使学生在玩中总结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使学生对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
2.使用建议
由于学生对质数的意义掌握不是很牢,练习时发现学生分解质因数的时候没有进行到底。如果课前能够复习一下100以内的质数效果可能会更好。
3.需破解的问题
在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很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如何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短除法,是我需要突破的问题。
相关联接:3edu教育网:分解质因数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