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5:30: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洪碧华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指明方向。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已有十三年,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法治建设相比,我国农村民主法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快建设,努力推进。

一、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基层群众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制意识欠缺,与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差距较大,农民民主意识不浓,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很严重。有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出现;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而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农民法律知识缺乏,无视法律,排斥法律权威,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来解决问题。农村个别领导干部不懂法律、

1

不学法律、甚至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个别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甚至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例子累见报端。

(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30年来,我国立法速度较快,已经颁布510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但部分法律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本身的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立、改、废。在法律体系内部,由于对立法活动协调和监督不够,对某些过时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清理,造成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相互抵触,影响法律的整体和谐。如按照简易程序罚款,1996年《行政处罚法》规定数额为50元,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为200元。在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基本法和单行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之间,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还没有完全配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出现了“断层”和“缺项”。

(三)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不够彻底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其实际权力并未完全到位,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程序保障。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接受其监督,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太大,因而导致一部分法律带有明显行政部门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可行性受到影响。司法机关相对独立性程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无法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

2

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然存在,造成法治建设举步维艰。行政机关未能严格依法行政,执法不文明、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时有发生。有的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缺乏交流沟通,互相戒备排斥,甚至对立、对抗;有的执法者方式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收受贿赂;办“关系案、人情案”,执法不严,未能体现法律的权威。

(四)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受封建残余影响,一些基层干部存在“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强调人治而藐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习惯“人治”来管理社会事务,忽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错误认为:要是法治建设搞好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作会越来越难做。或者口说法治,实为人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部分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没有摆正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辨证关系,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大事,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有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五)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

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增多。纠纷的主体、案件的形式、潜在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纠纷有增无减,上访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不良影响。

3

治安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频发,赌博、伤害类案件时有发生。黑恶势力猖狂,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和谐稳定。

(六)基层自治难以落实

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缺陷,使基层自治制度难以落实。实行法治,重点在农村基层。表现在:部分村民自治组织不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村民委员会议事、决策、选举的民主程度不高,村民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村支两委关系不明确,对村干部没有硬性约束,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现民主的本意。农民民主选举权利意识差,选举制度不够完善,出现“贿选”、“家族控选”、“一言堂”等不和谐现象。因村级财务管理、集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纠纷增多,征地补偿范围窄,计算方法不科学,直接侵犯农民权益。涉农行政执法的不规范、涉农司法的不公正和涉农维权的艰难,“人情案”、“创收案”依然存在,农民工维权困难。农村“四民主、两公开”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运行不规范,难以执行,制约了民主法治的进一步推进。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的看法和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认识,树立法治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民主法治意识,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

4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wsm8ub2h423gj8flz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