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如图所示,在地面点A、B两点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截取尺上的读书a、b,则A、B两点间的高差hAB为:hAB?a?b 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原理
二、计算未知点高程 1.高差法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B高程的方法。 测得A、B两点间高差hAB后,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 则B点的高程HB为:HB=HA +hAB 2.仪高法
仪高法—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B点高程的方法。 如图所示,B点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 即:
Hi= HA+a HB= Hi- b
在施工测量中,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需测定多个地面点的高程,采用仪高法就比较方便。 3.中间法
当欲测点B离已知点A较远,安置一次仪器就不可能测出它们的高差,这时,选择一条施测路线,在A、B之间加设一些转点,每相邻两点测一测站,求出它们的高差,则AB的高差即为这些高差的总和。
转点:临时立尺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一般转点上均需使用尺垫) 测站:每安置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
对于精度较高的测量,必须将仪器置于前后视点之间大致等距离处DA?DB,利用地球曲率等距等影响?hA??hB的原则,使测站高差计算中自动消除曲率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这种方法称为中间法,是精密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水准仪和水准尺
仪器:水准仪 DS3(D—大地测量,S—水准仪,下标05、1、3、10表示每公里往、返测得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值)。 工具:水准尺、尺垫。
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1、望远镜
两大功能:提供一条找准目标的视准轴;看清不同距离的目标。 (1)物镜和目镜
1-物镜 2-目镜 3-调焦透镜 4-十字丝分划板 5-物镜对光螺旋 6-目镜对光螺旋 (2)十字丝分划板 是为了瞄准目标和读数用的
竖横丝
上丝
下丝
望远镜的十字丝 (3)视准轴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用CC表示。
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水准测量就是在视准轴水平时,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截取读数的。
(4)水平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控制望远镜水平转动。 2、水准器 (1)圆水准器
①作用:用于仪器的粗略整平; ②水准器的零点: 圆形分划圈的中心
③圆水准器轴:过零点的球面法线L′L′,称为圆水准器轴。 圆水准器轴L′L′平行于仪器竖轴VV。
④分划值:气泡中心偏离零点2mm时竖轴所倾斜的角值,称为圆水准器的分划值,一般为8′/2mm——10′/2mm,精度较低。 (2)管水准器 ①作用:精确整平仪器
②水准管零点: 2mm分划线的对称中心
③水准管轴:通过零点与圆弧相切的纵向切线LL称为水准管轴。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④分划值:水准管上2m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τ。
水准管划愈小,水准管灵敏度愈高,用其整平仪器的精度也愈高。DS3型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记作20″/2mm。
为了提高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精度,采用符合水准器。 3.基座
①组成:轴座、脚螺旋、三角压板和底板。
②作用:支承仪器的上部,并通过连接螺旋与三脚架连接。 转动脚螺旋,可调节圆水准气泡 二、水准尺和尺垫 1、水准尺
水准尺是进行水准测量时与水准仪配合使用的标尺。常用的水准尺有塔尺和双面尺两种。 1)双面水准尺:红黑面。
用于: 三、四等水准测量 黑红面:0-4687;0-4787。 作用:检查读数是否正确. 2)塔尺:3m、5m; 用于:等外水准测量
2、尺垫:
生铁铸成,一般为三角形板座,其下方有三个脚,可以踏入土中。尺垫上方有一突起的半球体,水准尺立于半球顶面。
作用:尺垫用于转点处,用以保持尺底高度不变,防止水准尺下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