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请问该系统的整体也会是最优的吗?举例说明。
答:系统的组成要素都最优,不一定使得该系统的整体也是最优。因为系统功能不仅取决于系统组成要素,还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各要素间有密切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要求系统内各要素应根据整体目标,尽量避免“内耗”,才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果。可以“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或“拿破仑对法国军队和马木留克军队的论断”为例进行说明。
简述系统方法的启示
答:系统方法告诉我们要以系统的观点去看整个世界,不能片面、孤立地看问题。系统方法主张以思辨原则代替实验原则,不能机械看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有机程度高地系统时,这一点尤为重要。系统方法论主张以整体论代替还原论。系统方法启示我们以目的论代替因果论。人类经济社会不是偶然事件的产物,而是有目的性的复杂系统,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其目的,服务于目的。
系统评价工作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答:系统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有的指标难以数量化,有时同使用人或评价人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有关,例如系统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等;二是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难以取舍。针对这两个困难,解决的办法是:首先将各项指标数量化,其次将所有指标归一化。
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
答: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分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这主要是从系统的交通角度来理解的。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a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熵最大,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长、维持或减小。b.协同学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并通过协作导致系统出现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c.混沌是由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随机运动。它不是简单的无序状态,在“杂乱无章”运动中又包含普适常数,包含自相似性。共同点:三者讲的都是一个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不同点:混沌理论是从随机表象角度来讲的,耗散结构是从熵的角度来讲的,协同学是从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
定性预测有什么特点?它和定量预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定性预测的特点在于:(1)着重对事物发展的性质进行预测,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分析能力;(2)着重对事物发展的趋势、方向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定性预测的优点在于: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性质方面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易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且简单的迅速,省时省费用。其缺点是: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从而易受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多少大小的束缚和限制,尤其是缺乏对事物发展作数量上的精确描述。定量预测的优点在于: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数量方面的分析,重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作数量上的描述,更多地依据历史统计资料,较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其缺点在于:比较机械,不易处理有较大波动的资料,更难于事物预测的变化。定性预测和
定量预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在实际预测过程中应该把两者正确的结合起来使用。
14、简述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系数α取值的一般原则。 答:(1)如对初始值有疑问,准确性差,宜取较大值,以体现近期数据作用,降低初值影响; (2)如外部环境变化较快,则数据可能变化较大,值宜取大一些,以跟踪过程变化(如取0.3~0.5);(3)如原始资料较缺乏,或历史资料的参考价值小,值宜取大一些;4)如时序虽然具有不规则变动,但长期趋势较稳定(如接近某一稳定常数)或变化甚小,值应较小(0.05~0.2)。(5)对变化甚小的时间序列,值取值0.1~0.4,以便使较早观察值能充分反映在平滑值中。
简述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答:(1)简要说明各方案,明确系统方案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条件;(2)确定由所有单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各大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4)进行单项评价,查明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5)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大类指标的价值和总价值(6)给出评价结论,包括对方案的优劣分析、排序,对评价结论的分析意见等。
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贡献?
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重视。1986年钱学森发表“为什么创立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个人与集体在决策时应该如何应用决策模型,如何避免或减少失误?
答:a.决策者非唯一,所以重大问题的决策应大力推行科学化的民主程序决策,以避免重大失误;b.决策方法非唯一,由于决策信息不完全,决策环境不确定,而每一种决策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因此有必要在决策中采用多种理论和方法;c.决策结局非唯一,对于决策信息不完全程度较高、决策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方案实施时间很长的情况,最好引入竞争机制,多种决策方案同时在不同的范围供实施,在实施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各种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