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教案
【篇一:民间剪纸艺术教案】
第 1 页 共 6 页 《中国民间艺术 剪纸》教案 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根据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设剪纸模块选修课程?本模块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培养承传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1、本节课教学内容?对折剪纸的图案设计、剪裁与装裱保存。
2、本节课教学意图?通过设计图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折剪纸?激发兴趣。
3、总体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的剪刀的剪纸方法。 △理解?图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了解?春节、婚庆、生日等不同场合剪纸表达的丰富涵义。
过程和方法 ☆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启发感受?观察联想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探究学习的实践能力。
第 2 页 共 6 页 情感和态度 热爱生活?美化生活。装点我们的教室和寝室。
二、课堂教学难点?对于折纹样如何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三、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多媒体投影仪。学生分 4 人一个小组?准备以上物品。
四、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然后把作品放在白卡纸上?用透明膜装裱?在班级展示?在教学区走廊过道上开辟展区。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图片参考? ?二?学习新课 l、教师出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剪纸作品?1---1? 问学生? 结婚、春节窗户上贴的是? 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解? ?剪纸的民间发展?反映人们热爱生活?对未来充 第 3 页 共 6 页 满了希望 2?展示对折?一折?的剪纸作品。?1---2? 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讲?窗花、墙花、礼花等?婚庆、节日、生日?的装饰内涵和现实意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
如?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出阳刻时应 剪剪相连 阳刻剪纸?单色剪纸一种。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
即保留形体造型线条?剪去或刻去线条以外的块面部分。如同篆刻的朱文。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效果紧凑明快?制作亦较方便。是单色剪纸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阳刻图例) 阴刻时要 剪剪相断 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第 4 页 共 6 页 ?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六?拓展延伸? 两折\\三折\\的剪纸如何设计制作. 板书设计? 剪纸 1、 对折剪纸作品 2、 ?阳刻与阴刻? 3、 窗花、墙花、礼花 知识拓展 附图 作品展示 这是部分学生的作品?虽然很稚嫩?但敢于去做?就是好事。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
【篇二:民间剪纸艺术教案】
教材分析:美术教案-剪纸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美术教案-剪纸教师在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美术教案-剪纸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
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
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七、板书:
【篇三:民间剪纸艺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民间美术,我 从中选取活动二对民间美术加以扩展,以民间美术——剪纸作为本节 课的内容。剪纸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民 间艺人对生活的祝福,剪纸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 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剪纸,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 课时为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 通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已经有了很好的构图基础,他们大部分性格淳 朴、单纯,喜欢上美术课,但平时对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根据新课程要求本着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 材料、造型、内容及所表达的寓意、象征、稚拙等特点的基础知识; 2、实践目标:学会独立或合作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知道根据内容,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创造性的 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对剪纸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 术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民间剪纸知识、设计制作剪纸。
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及其寓意,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点:剪纸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培养形象概括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 程,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谈 话法、范例教学法、直观感受法进行教学,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中 国民间美术的悠久和深厚的内涵。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话、动手剪剪等方法相结合。 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 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剪纸图片、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剪纸》;剪刀、刻刀、 蜡盘、彩纸等示范工具; 学具:剪刀、刻刀、彩纸等各种制作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民间美术都有哪 些?”学生回顾、教师出示图片进行回顾总结“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 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欣赏剪纸形式的动画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视频中的运用了哪种民 间美术。引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剪纸,(出示课题:《中国民 间美术---剪纸》)。
(二)讲授新课 播放音乐《喜洋洋》导入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 讲述作品,并介绍剪纸作品多为农民所作, 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同时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讲解中国民间剪纸简史、.中国民间剪纸的工艺、 种类与功能、中国民间剪纸的地方风格;(图片配合欣赏进行讲解) 1、感受体验: 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充分的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作品特点。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问题:归纳出剪纸作品的题材种类有哪 学生回答:吉祥图案、人物、动植物、风景、故事或传说。2、剪纸艺术的特点 通过照片和剪纸作品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剪
纸作品的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作品的特点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
3、剪纸的派别 出示南北剪纸各一张,从形式上进行比较,问:为什么两张作品有这 么大的差异? 出示图片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南北人民生活的差异,与之相应的民间艺术的差异。
老师总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因为南北人民生活的差异, 导致艺术特点的差异。剪纸基本上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北方的剪纸粗 犷朴拙、天真浑厚;南方的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4、民间剪纸作品的寓意 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这种象征寓意在民 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 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等等。
给出几幅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思考讨论,说出作品的寓意。
5、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规律 1.中国民间剪纸的异物同构 2.中国民间剪纸中的“黑白相守” 图片赏析 教师讲解并进行归纳总结:造型手段采用夸张和变形、纹样的构成形 式:对称、均衡。
(三)拓展延伸 现代创意剪纸,让学生们将民间艺术与现代结合,继承和发扬; (四)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通过教师的示范、课件演示,学生更 加直接地了解到如何制作,同时在作画过程中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魅 (五)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 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构图、线条、色彩等各个方面尽情感受学 生创造的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 喜悦 (六)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 表扬画的扎实的同学,最后设计一小段结束语:本课主要是对中国民 间美术(剪纸)的学习,通过老师的查看,同学们运用不同表现形式 来制作,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周围更多的你喜欢的 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其他艺术一 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的精品,我们应该好好的 继承和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