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说明文阅读(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1.下列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1
A.高科技污染 B.高科技垃圾 C.高科技有形污染 D.高科技无形污染。 12.下面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包括
A.防治难度大 B.影响科技进步 C.对人类危害大 D.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13. 第③段中划线句“这样的垃圾”是指
A. 太空垃圾 B. 核垃圾 C. 高科技工业生产的新垃圾 D. 太空垃圾和核垃圾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激增的原因。 C. 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 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15.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 高科技污染指高科技无形垃圾造成的污染。 B. 高科技垃圾全部分布于太空的各个角落。
C. 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虽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很大。
D. 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难度大,堆置影响环境,因此,人类对它束手无策。 11、A 12、B 13、D 14、C 15、C
2
二、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3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
1 下面关于文章分类和说明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事物说明文 从具体到抽象 B 事物说明文 从原因到结果 C 事理说明文 从具体到抽象 D 事理说明文 从主要到次要 2 通观全文 ,下列名子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
A 椅子的出现改变了房屋的建筑结构和内部布局 B 椅子的使用与合餐制的形成有关 C 椅子的出现拉近了皇帝与臣子的关系 D 椅子的出现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段交代了椅子的来源、演变、作用,总起下文。
B 第四段用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椅子出现前后人们“跪”这种行为的内涵进行比较,突出其变化,强调了椅子的出现对国人心理的影响。
C 第五段通过假设“有人奇怪”,比较了中西方“跪”之不同,使文章更严密。 D 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分说部分是平等关系,各段可以互的负顺序。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文中说“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也写到了类似的情况,“每逢大典,大殿的白石台基上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B 椅子的使用改变了分餐制,可见椅子影响了饮食卫生。如果没有椅子的发明,就定不会形成这一陋习。 C 第四段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 “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这句话拓展了文章内涵,升华了主题,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C C D B B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