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生产人员的人工成本均先在制造费用汇集,然后再根据产品或项目或车间分配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按月预提当月基本工资的10~15%的年终奖金)
制造费用使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0)折旧费:是指在生产部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的价值分摊。
(11)修理费:【新准则规定机器的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修理费”,个人观点还是应对机器设备以及区域内除房屋设施外的修理费按车间归集核算,以便于内部考核】
(12)机物料消耗:核算不能直接归集于对应产品的辅料、机物料消耗成本。 (24)包装费:是指为销售产品而直接发生的包装货物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销售费用――包装费”核算)。
(25)通关费用:是指货物流通通过海关监管,经过申报、查验、放行、结关的手续产生的费用,包括:通关费、商检费、其他通关费用。“通关费”指生产物资采购的通关费,免税表费,办理机电证费,换单费,手册预录费,关封费,铅封费,港杂费等;“商检费”指生产物资采购发生的商检费,(手工)外检费等;“其他通关费”指通关过程中发生的杂费。销售产品和流通企业的通关费用在“营业费用――通关费”中归集核算。
(26)劳动保护费:指公司为生产部职工购买劳保用品所发生的费用。如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
(27)内部质量成本费:是指产品出厂前的废次品损失、返修费用、停工损失和复检等费用。
(28)实验研究费:指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验研究费用。
(29)外部加工费:主要指支付的零件加工费以及支付给其他公司的加工费。 (30)停工损失: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班组在停工期间内(非季节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内发生的材料、燃料费、应支付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计提的福利费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31)劳务费用:支付生产劳务人员的费用。
(32)其他制造:指其他的一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 附:“研发支出”账户的核算
1、研发支出: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新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等。企业增设“研发支出”总账账户,专门分项目归集核算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支出,该账户为过渡性账户,月末一般应无余额;
2、“研发支出”参照“制造费用”的明细科目设置二级科目分类核算,月末分类结转入“管理费用”对应的二级科目,无二级对应明细科目的费用余额,结转入“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3、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需进行项目核算,各项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即为该项目年度内的研发支出总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