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
学生:宋亚鹏 学号:班级:
2012081037
12城规 苹果资源的利用
我是平凉市静宁县的,我所在的区域要说自然资源,我觉得就只能是苹果的生产。所以,当人们发现苹果的经济效益之后,苹果产业是静宁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已成为静宁三农的一个支柱产业,。因此,静宁苹果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县的发展。
对此,我所在区域的所有的农用土地都栽上了苹果树,产量现在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可近年苹果销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苹果收购价格近几年逐渐走高,影响的部分市场的销售量,给后期苹果的销售带来的压力;二是高价位导致了销售量的降低,使库存数量增多,给经销商带来了潜在风险;三是部分客商提前抢购苹果,致使一些未成熟的苹果进入市场,损害了苹果的声誉,也给后期的大量成熟苹果的销售带来不利因素。
一、静宁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目前,静宁苹果种植及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栽培为主,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而经营土地的农民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妇女,他们粗放地经营着土地。果农人口众多,而平均农户种植面积为2 亩。果农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而农民一般知识水平低,果园规模小,生产资源不足。果园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生产的苹果质量一致难以保障,也难
以让科学技术形成规模效应。特别是苹果采收时期,农户急于将苹果出售,而在对市场信息不了解情况下,往往出现价格混乱,竞争无序,大部分苹果只能以散装或简易装的形式出售,经济效益低。
静宁苹果产业龙头企业少,占市场份额不大,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多且规模小,未能发挥辐射及主导市场地位。由于产业内组织松散,货源分散往往导致交易成本高、品质差,难以实现苹果采后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保鲜等商品化处理。
(二)、果品结构不平衡、单产低、优果率低的问题 静宁苹果的品种结构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并且比较落后,红富士栽培面积接近总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二;二是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致使成熟期过于集中,苹果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三是鲜食品中,适用于加工的品种很少,另一方面,随着苹果优质果率的提高,对加工企业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将会面临巨大危机。其主要原因是静宁各苹果产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生产领域,一是根据果树专家反映,静宁省果园有机肥料投入不足,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另外,静宁省果园多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水偏少,没有灌溉设施及条件,这些都是直接导致优果率低和单产低的主要原因。
(三)、苹果产业专业人力资源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静宁县从事苹果产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一是苹果种植者一般居住在偏僻乡间,与外界接触沟通机会相对比较少,思想受传统作务技术影响较大,不易接触新事物;另外,种植者文化层次不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苹果种植者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约占种植者 ,其中初中占 ,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 。而高中及以上学历占 ,在从事苹果种植的群体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 。而且现在农村专设的果农培训机构几乎为零,果农的信息技术主要来源于媒体;二是果业技术培训人才短缺,果树技术、信息来源单一。同时,办公资金不足,设施简陋缺乏基本办公自动化条件,技术、信息来源主要靠省、市的文件传达。亦缺少出国参观学习的机会,接受再培训机会太少,直接导致专业技术前瞻性技术信息缺乏。
另外,从事苹果产业人员后继人才较少。苹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苹果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同时缺乏果业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苹果产业的信息化基本设施系统未能充分发出预警通报,不能抵御天然灾害,对抗干早、冻害和雹灾等抗风险能力低。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静宁县苹果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对策
(一)、推广引进新优苹果品种,调整品种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