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学网www.mouxue.com
A. 人之本性之一
B. 人实现善行的内在条件
C. 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内在条件
D. 社会和谐与文明得以保持的内在源泉 满分:3 分
8. 中小学的德育要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本书编写者认为应予关注的内容有
A.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体谅人的教育
B. 责任感的教育、创业进取教育
C. 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心理品质教育
D. 遵守法纪的教育 满分:3 分
9. 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社会的必然性,而且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对德育具有理性认识的价值
B. 对德育具有理性指导价值
C. 对德育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D. 对德育过程做出一定的诊断 满分:3 分
10. 品德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包含的意蕴有哪些?( )
A. 是对人为人处事方面各种品质的总称
B. 是体现人性善恶好坏的标志
C. 它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D. 它既具有潜在性又具有现实的表现性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谋学网www.mouxue.com
1. 有些教师“经师”意识明显, “人师”责任缺乏,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而不大注意知识的传授和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管理同商业领域中的管理的含义是相同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缺乏理智的教育爱,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教育上都难以带来良好 的 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包括确定学校整体的德育目标、任务,制定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略,研究总结德育经验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德性之于人生、社会的意义,显示了德之教化的必要和必然,是德之教化的主要因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价值要素系统、心理要素系统及行为要素系统相互间的组合有多种多样,内在的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品行的表现千差万别,有其程度和水平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谋学网www.mouxue.com
满分:2 分
8. 品德作为个体自身较为稳定的言行表现,它即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社会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性品质。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一种“合 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一种意识,并为德育在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具体工作的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确定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具有可接受性(即适合学生的接受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人的德性,既是社会自身得以维系的“硬件”(与此相对应的“软件”,指制度、法律、各种权力性的组织机构和保卫力量等),也是人自身适应社会,自主履行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规范的内在条件和保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德性作为人的一种本性,必然会使人的生活成为一种含有德性化的生活——即以自主依据获得并操守的价值准则来为人处事,这种生活的本质就是善行善为,履行当履行的义务和行为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所进行的教育(甚至是所有的教育)产生虚 假 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目标是整体教育所要边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
谋学网www.mouxue.com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育德,是德育之所以成为德育的本质规定,其根本的使命就是使人在具有天性的同时,发展他的德性,丰富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人性内涵,促进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使人在为人处事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德之善、德之真和德之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无论是品德的社会性内容也好,还是品德心理状况或水平也好,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说明,人的品德包含着行为要素,稳定的行为是品德好坏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德育对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是指德育通过自身的活动可以为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开发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精神资源,增强他们参加社会生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社会生产,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德育效益即指德育工作所产生的效果,所带来的利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良好、科学的德育过程往往产生良好的德育效应,而违背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组织的德育过程,则难以达到预期效应,有的甚至产生负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现实的德育中,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是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不能不考虑好的。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说,既有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教育、生活方式方面的。
A. 错误
谋学网www.mouxue.com
B. 正确 满分:2 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