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200x—200x学年第x学期期末考试
统计学 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2、在各种动态效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
制约。( )
3、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4、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
5、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 C、单位数的多少 D、比重的大小
5、时间数列中绝对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 )。
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B、绝对数时间数列和相对数时间数列 C、绝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
1
A、(102% *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 *5%*8%*7% D、(2% *5%*8%*7%)一100% 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 原来的(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9、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a+bx上时坝u 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r= 0 B、|r|= 1 C、-1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得 分 评卷人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2、抽样推断的特点是( )。 A、由推算认识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板单位 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D、可以计算,但不能控制抽样误差 E、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 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就是组平均数 E.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4、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人口平均数; B、人口密度;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E、某班平均成绩; 5、普查属于( )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连续调查;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得 分 评卷人 1、动态数列由哪两个部分构成?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是什么? 2、抽样调查的优良估计标准是什么? 3、2002年中国的GDP为10万亿人民币,美国的GDP为80万亿人民币,如果中国的GDP 2 保持年增长8%,而美国为2%,那么中国何时能赶上美国? 4、使用平均数应注意那些问题?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分,共 40分) 得 分 评卷人 1、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则2006年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6分) 2、某市街道居民有1000户,用纯随机抽样方式,抽选样本100户,组织了一次空调拥有量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样本的空调家庭普及率为46%,根据上述资料确定空调家庭普及率估计区间。注:F(t)=95.45%(10) 3 3、某企业三种产品的生产情况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件) 乙(箱) 丙(公斤) 单位成本(元) 基期 5 8 12 报告期 6 10 15 400 500 150 产 量 基期 报告期 500 600 200 要求:运用指数体系对该企业三种产品的总成本变动进行因素分析。(12分) 4、为了解某广告对销售收入的影响,某公司记录了5个月的销售收入和广告费用,数据如下表。要求计算: (1)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2)销售收入对广告费用的直线回归方程 (3)当广告费用为46万元时,销售收入可能是多少(12) 月份 广告费用支出(X)(万元) 销售收入(Y)(十万元) 1 2 3 4 5 1 2 3 4 5 1 1 2 2 4 10 合计 15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