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学反思
西城中学 赵娜
本节课我选取的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学目标是了解伊斯兰教的建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成就,培养学生史料结合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明的兴趣。重点是了解伊斯兰教的建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成就;难点是理解伊斯兰教建立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之间的关系,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完成教学以后,我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并在几位老师的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注重导课设计。本课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导课设计上应该更直接,开门见山。我设计两张图片“穆斯林朝觐圣城”、“古兰经”,引出“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这样引导到伊斯兰教的创建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但是导课可以更直接,比如讲解课题,这节课的题目是《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所以很自然的讲到这节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一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要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帝国的建立过程;二是“伊斯兰文明”,了解伊斯兰教的创建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生就会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了解。或者带领学生齐读导言部分,因为每一课的导言都是对这一课的高度概括。
2、每个环节及时总结,各环节过渡要自然。一般我们都认为最后的总结非常重要,其实上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结束之后都要做好总结,这可以由老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来总结。总结既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整理和概括,又可以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比如我想要从“伊斯兰教创建的背景”过渡到“伊斯兰教如何创建”时,通过分析阿拉伯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引出阿拉伯半岛上各部落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人们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这是伊斯兰教创建的背景,之后就讲到时势造英雄,出现了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这样没有对背景的总结,以至于之后让学生思考“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时,很多学生都回答不上,即使讲解了两者关系之后或许还有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的。这就是没有做好小结和自然过渡的结果,在对“背景”分析之后,再总结部落仇杀导致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加上多神崇拜,严重阻碍了统一的进程,矛盾在哪解决之道就在哪儿,穆罕默德以宗教为契机,宣传一神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有助于半岛统一。这样就可以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3、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自主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等。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的自主探究,一是“在书本中找到伊斯兰教创建的基本信息”、二是“在书本中找到阿拉伯文化的成就表现”,这两个环节比较简单,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挥学生主动性。不足之处在于应该给学生规定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以及本课最后一个问题“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通过呈现资料来让学生思考。
4、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本节课我设计了一段视频来展示阿拉伯帝国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视频“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什么?”来引导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建立的过程。其实但就这样一个问题,并没有充分用好这个教学资源,从视屏中还可以看出阿拉伯军队扩张的过程和帝国疆域,就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再来讲讲阿拉伯军队对外扩张的经过和帝国疆域的辽阔程度。还有看到阿拉伯帝国的特点,就是“政教合一”。
5、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教授和训练。本节课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这块内容时,分别从“背景”、“时间和地点”、“人物”、“作用”等方面进行学习,在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之后还应该要求其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再学习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时,学生就会明白可以从它的“背景”、“时间和地点”、“经过”和“作用或影响”来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