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物】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20:13: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为:①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段时间使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③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待静置分层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噬菌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不含磷脂分子,过程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内部的DNA分子,A选项错误;过程②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时间不应过长过短,要让噬菌体充分侵染大肠杆菌,B选项错误;过程③的离心过程是为了分离噬菌体外壳和大肠杆菌,用以

32

C选项正确;P标记的是噬菌体内部的DNA分子,后续检测上清液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沉淀物放射性高,缺少

35

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对照组,因此不能说明噬菌体的DNA

就是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

7.—对正常夫妇,生下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儿子和正常女儿,则 A. 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C. 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无中生有”的特征,判断该单基因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正常双亲生下的是患病的儿子,所以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由题意得,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A选项错误;

由于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B选项错误;

B. 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 D.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

211??;若该323111C选项错误; 遗传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24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设患病基因为a,其正常等位基因为A,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二人的基

111??;若该遗传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夫妇二人224111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剩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D选项正确。

224因型为Aa,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8.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C. 图中①?⑤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 D.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包含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分子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称为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转移包括核酸分子间的转移、核酸和蛋白质分子间的转移。图中①表示转录,②表示逆转录,③表示DNA复制,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翻译。

【详解】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选项正确;在中心法则中的每一步骤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B选项正确;图中①表示转录,②表示逆转录,③表示DNA复制,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翻译,以上过程均发生在细胞中,C选项正确;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与表达过程,没有揭示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选项错误。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D。

9.下列有关玉米(2n=20)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培育四倍体玉米

B. 用NO2-等化学试剂处理萌发的种子培育抗倒伏玉米 C. 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矮茎抗病玉米新品种

D.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毒玉米新品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杂交育种是通过基因重组原理,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单倍体育种则是利用单倍体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育种方法;多倍体育种则是利用物理、化学因素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形成有机物含量高、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品种;转基因技术则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

【详解】秋水仙素是常用的能使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试剂,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培育出四倍体玉米,A选项正确;用NO2-等化学试剂处理萌发的种子,诱导种子发生变异,从变异后代中可选育出抗倒伏的玉米,B选项正确;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只能培育出单倍体植物幼苗,需要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获得矮茎抗病的新品种,C选项错误;用转基因技术D选项正确。 可以将抗病毒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培育出抗病毒玉米,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C。【点睛】在单倍体育种中,仅利用生殖细胞培育出的个体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个体矮小且高度不育,本身不具任何生产价值,因此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获得性状优良的可育纯合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这一步骤往往是在单倍体育种中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一步。

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生物繁衍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生物的变异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生物进化过程都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历漫长时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详解】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个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故种群是生物繁衍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选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B选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选项正确;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历漫长时间,如多倍体形成就会形成生殖隔离,D选项正确。所以错误的选项选择B。

1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增强 B. 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浆PH保持不变 C. 内环境中无机盐、血红蛋白等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D.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详解】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增强,A选项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能使血浆的pH值维持在小范围波动,B选项错误;血红蛋白位于血红细胞中,故内环境中不含血红蛋白,C选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选项错误。

12.经常处于焦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如图是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形成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2u71bac12nsft0iuth97tl37kuug00rg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