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7:0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2、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3、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4课时

1.认识克和千克????????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二十??????????1课时

1

教 学 设 计 教师个人 空间站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完成练习二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课件、台秤、天平、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10袋味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多重,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130克。 生2:一根火腿肠是40克。 生3:一袋茶叶是400克。 生4:一袋面粉重25千克。 ?? 小结:同学们在说物体有多重时,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有的用“克”用单位。在称物体轻重时,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用单位。 二、探究体验 1、介绍表示轻重的单位。 师: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轻重,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2、认识感知1千克。

2

教 学 设 计 (1)掂一掂。 师: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请同学们掂一掂1千克的洗衣粉,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2)找一找。 每个小组有这几样物品:一袋绿豆、一袋大米、一包鸡精、一袋水果和一筒面。找出约重1千克的物品。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①将五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 ②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③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3)请每个小组汇报。 小组1:这筒面约重1千克。 小组2:这袋水果约重1千克。 师: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筒面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包装纸上有提示。 师:你们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标记,你是怎么知道它大约是1千克? 生: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洗衣粉,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师:要想知道你们掂得准不准,就用盘秤来帮忙。(教师出示盘秤)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 (4)认识盘秤。 师: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1千克,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学生在盘秤上称出课前老师准备的柚子有多重,柚子大约是1千克。其他小组分别称出筒面和水果有多重,它们大约也是1千克。 学生认为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感觉一袋绿豆比1千克轻。 教师建议把这些物品称一称,证明学生的感觉。 3、认识感知1克。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它有

3

教师个人 空间站 教 学 设 计 多重。 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教师拿出天平秤,简介天平秤的使用,示范称出1个硬币的质量。 学生举例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 生1:像这样大的一块橡皮大约是1克。 生2:校徽大约重1克。 生3:3粒玉米大约重1克。 生4:还有可能是4粒玉米重1克,因为有的玉米粒大,有的玉米粒小。 师:1克与1千克有什么不同感觉? 生:1克非常轻,1千克重,相差很远。 师: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2)找一找。 学生在准备的盘子里找大约是1克的物体,可以采用比一比、掂一掂的方法进行判断。 生1:一包药大约是1克。 生2:一包茶大约是1克。 4、建立克与千克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袋味精,上面标注100克。 师:一袋味精重100克,你认为有多少袋这样的味精是1000克? 学生思考后认为10袋味精是1000克。 教师逐一出示10袋相同的味精,学生进行口算,得到1000克。 教师又出示1袋洗衣粉,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标注,学生清楚地看到是1千克。 师:这10袋味精和这1袋洗衣粉哪个重? 学生发生争议,意见不统一,向教师提出建议在天平秤上称重比一比。 教师演示,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什么位置?(正中间)那说明什么? 学生发现两边的东西一样重。 生:这10小袋味精和这1大袋洗衣粉一样重,说明1千克和1000克相等。

4

教师个人 空间站

201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3xv05zxt77xpo5846y5ap1c1kzfj00qf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