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3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

部分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1、定义: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从而形成永久性连接工艺。

2、物理本质:焊接的物理本质是使两个独立的工件实现了原子间结合,对于金属而言,既实现了金属键结合。

二、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1、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

2、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三、试述熔焊、钎焊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钎焊母材不溶化,熔焊母材溶化。 1. 温度场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焊接接头上某一瞬间各点的温度分布状态。 2、分类: 1) 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动; 2) 非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随时间而变动; 3) 准稳定温度场——温度随时间暂时不变动,热饱和状态;或随热源一起移动。 3、影响因素: 1) 热源的性质 2) 焊接线能量 3) 被焊金属的热物理性质

a. 热导率 b. 比热容 c. 容积比热容 d. 热扩散率 e. 热焓

f. 表面散热系数 4) 焊件厚板及形状

第一章

二、焊接化学冶金分为哪几个反应区,各区有何特点?

1、药皮反应区:指焊条受热后,直到焊条药皮熔点前发生的一些反应。(100-1200℃) 1) 水分蒸发:100 ℃吸附水的蒸发,200-400 ℃结晶水的去除,化合水在更高温度下析出 2) 某些物质分解:形成Co,CO2,H2O,O2等气体 3) 铁合金氧化 :先期氧化,降低气相的氧化性

2、熔滴反应区:指熔滴形成、长大、脱离焊条、过渡到整个熔池 1) 温度高:1800-2400℃ 2) 与气体、熔渣的接触面积大 :1000-10000 cm2/kg 3) 时间短速度快:0.01-0.1s;0.0001-0.001s 4) 熔渣和熔滴金属进行强烈的搅拌,混合. 3、熔池反应区 1) 反应速度低

熔池T 1600~1900℃低于熔滴T ;比表面积,接触面积小300~1300cm2/kg;时间长,手工焊3~8秒埋弧焊6~25s 2) 熔池温度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熔池前斗部分发生金属熔化和气体的吸收,利于吸热反应熔池后斗部分发生金属凝固和气体的析出,利于放热反应 3) 具有一定的搅拌作用

促进焊缝成分的均匀化,有助于加快反应速度,有益于气体和夹渣物的排除。然而,没有熔滴阶段激烈。

三、焊接区内有那些气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CO1、种类: 、 CO 2 、 H 2 、 H 2 O 、 O N 2、2 金属及熔渣蒸气

2、来源: 1) 焊接材料 2) 气体介质 3) 焊丝和母材表面上的油锈等杂质 4) 金属和熔渣的蒸发产生的气体

3、供给途径:一部分是直接输入或侵入的原始气体;另一部分是通过物化反应所生成的气体。 1) 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纤维素的氧化分解

2(C6H10O5)m?7mO2?12mCO2?10mH2 2) 碳酸盐和高价氧化物的分解 CaCO3?CaO?CO2lgp(CO2/CaCO3)??8920/T?7.54

lgp(CO2/MgCO3)??5785/T?6.27MgCO3?MgO?CO2

四、为什么电弧焊时熔化金属的含氮量高于它的正常溶解度?

电弧中受激的氮分子,特别是氮原子的溶解速度比没受激的氮分子要快得多;电弧中的氮离子N+在氧化性电弧气氛中形成NO,遇到温度较低的液态金属它分解为N和O,N迅速溶于金属。

五、氮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含氮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影响: 1) 促进焊缝中气孔的形成,金属凝固时氮气来不及逸出; 2) 改变焊缝的力学性能,氮能提高焊缝的强度和硬度,但会使焊缝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3) 时效脆化,针状氮化物Fe4N,造成塑性和韧性下降。加入Ti,Al可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可抑制这种脆化现象。 2、主要措施: 1) 机械保护:气一渣保护、渣保护、气体保护、抽真空。对于适渣型焊条:保护效果取决于药皮的数量及成分。 2) 焊接工艺规范影响:U ↓, I↑, 直流反接 3) 焊丝成分的影响:

增加焊丝或药皮中的Ti的含量可生成稳定的氮化物; 增加含碳量可降低氮在金属中的溶解度。

六、手弧焊时,氢通过哪些途径向液态铁中溶解?写出溶解反应及规律?

1、氢以原子或质子形式溶入(气保焊)

?2、以 [OH ] 溶入(电渣焊)

]?氢通过熔渣向金属中溶解时,氢先溶于熔渣,然后再以 [ OH 向金属中过渡

H2O?(O2?)2(OH?)

(Fe2)?2(OH?)[Fe]?2[O]?2[H]

七、氢对焊接质量有那些影响?如何加以控制?

1、影响:

暂态现象:脆化、白点、经时效、热处理可消除

永久现象:气孔、改变组织、显微斑点、冷裂纹、不可消除 1) 氢脆:氢在室温附近, 氢溶解在金属晶格中,引起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现象 2) 白点 :肉眼可见,直径0.5~3mm中心处有气孔或小的夹渣,外围有塑性裂断的痕迹,象鱼眼似的也称“鱼眼”. 3) 气孔 4) 组织变化和显微斑点:焊缝金属A—M时,由于氢在A有较大的溶解度,当含氢量高的焊缝自A化,温度冷却时,引起局部A过冷残余A增加,残余A—M时,富氢的组织内产生大的内应力,造成显微裂纹 5) 产生冷裂纹 2、控制氢的措施 1) 限制焊接材料的含氢量,药皮成分 2) 严格清理工件及焊丝:去锈、油污、吸附水分

十、CO2保护焊焊接低合金钢时,应采用什么焊丝?为什么?

用普通焊丝(H08A)进行保护焊时,由于碳的氧化在焊缝中产生气体,同时合金元素烧损,焊缝含氧量增大。所以必须采用含硅、锰高的焊丝(H08Mn2Si)或药芯焊丝,以利于脱氧,获得优质焊缝。

十一、分子理论和离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分子理论: 1) 液态熔渣由自由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分子组成 自由氧化物: SiO2 , CaO , Al2O3 氧化物复合物:SiO2·CaO 2) .自由氧化物与其复合氧化物处于化合与分解的平衡状态

CaO?SiO2?CaO.SiO2?Qk?(CaO?SiO2)(CaO)?(SiO2)

当T↑k↓自由氧化物↑浓度复合物浓度↓熔渣活性↑ T↓k↑自由氧化物浓度↓复合物浓度↑熔渣活性↓ 3) 只有自由氧化物才能与金属作用

(FeO)?[C]?[Fe]?CO?2、离子理论

熔渣的离子理论是在研究熔渣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提出的。与分子理论相比,更接近熔渣的实际情况。 1) 熔滴是由简单和复杂的离子组成的电中性溶液

??2?负电性大的元素以阴离子形式存在 F.Cl.O负电性小的元素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Ca ?.K?.Fe2?碱性渣中S iO2少,氧以自由氧离子形式存在 酸性渣中S iO2多,形式复杂的离子. S i ? O 之间形成离子团,极性键结合. 2) 离子的分布,聚集和相互作用取决于它的综合矩 综合矩=Z/r r= 10?1nmT?,r?,Z/r?其子Z—离子电荷(静电单位) r—离子半径

离子综合矩越大,静电场愈强,与其它离子作用力愈大 3) 液态熔渣与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原子与离子交换电荷的过程

4?2?离子理论 (Si)?2[Fe]?2(Fe)?[Si]由于离子交换电荷、运动、形成电流. 3、分子-离子共存理论:

4?SiO4?SiO2?2O2?

十二、什么是长渣和短渣?其适用性有何不同?

十三、论述焊接熔渣对金属的氧化途径及影响因素。

1、氧化途径 1) 置换氧化:指被焊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而导致的氧化 2) 扩散氧化:是指熔渣中的氧化物通过扩散进入被焊金属而使金属增氧 2、影响因素 1) 置换氧化:活性熔渣对金属的氧化能力与其活性系数AF有关。对于熔炼焊剂而言,活度AF与焊剂组成物的质量分数w和焊剂的碱度B1有关。 2) 扩散氧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增加熔渣中FeO的含量,FeO将向钢液中扩散,从而使焊缝中含氧量增加。

十四、焊缝金属脱氧的途径有哪些?脱氧效果如何?

搜索更多关于: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总结 的文档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8er4binq0fvam2h1q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