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老七种手法,包括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那么新的QC七种工具有哪些呢?那就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KJ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 2. 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
3. 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 4.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5.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icesion program Chart)。 6. 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
7.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
新QC七大手法概述:
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
1. 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
2. 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 3.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 4. 充实计划。
5. 防止遗漏、疏忽。 6. 使有关人员了解。 7.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8. 确实表达过程。
9. 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
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
1. 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 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 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 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 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新旧QC七大手法的区别:
新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
新旧七大手法使用范围:
亲和图法
1.定义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数据予以整理时研究开发的,也叫KJ法。
2.应用时机 讨论未来的问题。 讨论未曾经历的问题。
针对以往不太注意的问题,而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评估。
3.适用范围
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用于TQM的推行。
4.亲和图特点
从混淆的状态中,采集语言资料,将其整合以便发现问题。 打破现状,产生新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5.亲和图类型 个人亲和图。
主要由一人来进行,重点放在资料的组织上。 团队亲和图。
以数人为一组来进行,重点放在策略方针上。
6.亲和图制作步骤 ? 决定主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
用一个整句来描述需要讨论的问题,如:
“为家庭计划一个愉快的假期时涉及哪些主要问题?” “今后,本公司应如何开展质量保证活动?”等。 ? 针对主题来进行语言资料的收集
就所讨论的问题,想出至少20条意见或争论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收集意见的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亲自了解。
面谈阅读,听取他人描述,亲自查阅文件。 回忆过去。 反省考虑法。 头脑风暴法。 ? 重新讨论确认,修正语言资料 ? 语言资料卡片化:用显著的标识和粗大的字体把每一条意见分别记在卡片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