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音乐复习资料789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43: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一单元《与乐同行》 1、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无论是站着唱还是坐着唱,都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头部正直,眼睛向前平视,双手垂于体侧,小腹收缩,全身要有一种积极运动的感觉,切记大声喊唱。 2、人声分类

人的声音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3类。

童声的音色与女高音相似,但带有单纯、亮脆、稚嫩的特点。

按照音区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女声还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还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3、反复记号 ⌒ D.C.为意大利文Da Capo的缩写,意为从头起,反复到Fine(结束之意)处,或 处结束。

4、乐,五声八音之总名。甲骨文为以丝绷于木上的会意,本指乐器,引申出快乐等意。“音”“乐”连用始于战国《吕氏春秋》。 5、在欧洲,“音乐”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文艺、科学女神缪斯。 6、音名与唱名

音名即代表不同音高的7个基本乐音的名称。唱名是为了便于发音和区别音级,用7个拉丁文音节代称。在首调唱法中,唱名的音高随定调的不同而移动。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简谱: 1 2 3 4 5 6 7 7、音符

用于记录音的符号 名称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8、八孔竖笛形成于14世纪的意大利。

9、我国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和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距今7000多年,都是竖吹的笛。 10、《校园多美好》(童声合唱)的作曲家的施光南,他谱写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广为流传。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其作品体裁广泛,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热情瑰丽,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11、《伙伴进行曲》(管乐合奏),德国作曲家泰克,这首管乐合奏曲,是为纪念军乐队

第 1 页 共 32 页

写法(以sol为例) 5 ——— 5 — 5 5 5 = 时值(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四拍 二拍 一拍 半拍 四分之一拍 队友的友谊,特起此名。乐曲节奏鲜明,生气勃勃,是非常著名的进行曲。 12、名人名言

像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音乐,特别是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愿望,使更多的人体验分享。没有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表现出艺术的真正含义。-------(俄)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单元《中国龙吟》

1、《龙的传人》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其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2、《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由京剧西皮流水唱腔填词改编的,1/4拍子,可称“有板无眼”。

3、京剧被誉为我国的国剧,唱腔分为西皮(活泼明快、刚劲有力),常为“眼起板落”和二黄(稳重、深沉、抒情),常为“板起板落”。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于强拍处击板称

“板”,于弱拍或次强拍处以鼓签击板鼓称“眼”。

4、节拍

5、《金蛇狂舞》(民乐合奏)是聂耳在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而成的。乐曲上下句对答呼应,情绪逐层高涨。此段音乐中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传统民间乐曲《倒八板》的母曲《老六板》已有200多年历史。

6、附点音符

第 2 页 共 32 页

7、《红旗颂》(管弦乐),曲作者吕其明,作于1965年春,作品以《国歌》号角的音调开始,以颂歌及进行曲的风格塑造了乐曲的主要音乐形象,表现了对红旗、对祖国的热烈颂扬之情。

8、吕其明,作曲家,10岁参加新四军,主要作品有电影音乐《铁道游击队》、《红日》、 《庐山恋》等40多部。管弦乐《红旗颂》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 9、变奏

变奏为音乐展开手法之一,即将音乐主题进行变化的重复或展开。在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中,有变奏曲式,其图示为:A A1 A2 A3 A4....... 10、曲式结构

单二曲式图示为:A+B 回旋曲式图示为:A+B+A+C+A+D......

11、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世界上最短的国歌只有7小节,最长的有142小节。 12、变声期的嗓音保健

第三单元《茉莉芬芳》 1、民歌

民歌是人民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并在口头传唱中不断得到加工。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绚丽多彩。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曲都有和民歌有密切的关系。

a、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产生于体力劳动。节奏铿锵有力,曲调质朴粗狂。

b、山歌:是产生于山野劳动生活的抒情歌曲。一般节奏自由,曲调悠长。我国山歌数量多,分布广,在许多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民间称谓,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甘肃和青海的“花儿”等。 C、小调:又称“小曲”,是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广泛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曲调曲折婉转,节奏丰富多变,结构规整匀称。

第 3 页 共 32 页

2、《茉莉花》原名《鲜花调》,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 3、巴罗是一位英国外交官,是他最早把这首《茉莉花》带到欧洲的。在他的《中国游记》中用五线谱记录了在广州听到的《茉莉花》。

4、歌剧《图兰朵》选段(女声合唱)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一个杜撰的故事:求婚者如能猜中图兰朵公主的3个谜语将被招为驸马,猜不中的就将被处死。最后,青年卡拉夫的爱融化了图兰朵冷酷的心。歌剧第一幕中,当宫中官员宣布波斯王子没有猜中谜语要被处死时,姑娘们用《茉莉花》的曲调唱出了对王子的同情。

5、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代表作有《托斯卡》、《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等12部歌剧。 6、速度术语

7、丝竹

民间器乐形式,流行于全国各地。以笛、笙、二胡、琵琶、扬琴等为主要乐器,辅以板鼓而不用锣鼓。 8、五声音阶

我国的很多民歌中只出现do re mi sol la 5个音。这5个音分别称为“宫、商、角、徵、羽”。

第四单元《奥运之声》 1、力度记号

第 4 页 共 32 页

搜索更多关于: 音乐复习资料789 - 图文 的文档
音乐复习资料789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i0k0c5754ncj33s2bw8iiwn479cv018e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