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5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特点:1:细胞多,排列紧密,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侧面)2:细胞间质少3:有神经无血管

2: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等功能),腺上皮(分泌功能),感觉上皮(感受特定理化刺激)肌上皮(具有收缩功能)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其电镜下的特点: 分类 单层扁平上皮 形态结构 分布 功能(了解) 1:内皮扁薄光滑,利于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内皮:心,血管,淋巴管表面观细胞多边形,内表面 血液,淋巴液流动和边缘锯齿状,侧面观间皮:胸皮,腹膜和心物质交换 细胞扁薄核圆,居中包膜内表面 2:间皮光滑湿润利器单层立方上皮 央 一层立方形细胞组其他:肺泡和肾小囊 官运动,减少摩擦 甲状腺滤泡,肾小管,吸收与分泌 成,表面观细胞多边腺导管 形,核圆,居中央 单层柱状上皮 一层棱柱状细胞组胃,肠,胆囊,子宫,输卵成,表面观细胞多角管等处 形,侧面观长柱状,核椭圆,近基部.(在肠上皮夹有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底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由于颗粒中含粘蛋白故称黏原颗粒) ,在小肠上皮表面有纹状缘)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一层高低不等的柱状呼吸道的腔面 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组成,细胞均位于基膜上,柱状细胞表面有纤毛 复层扁平上皮 多层细胞组成.表面皮肤,角化的复层扁保护,耐磨擦较强,阻数层细胞呈扁平鳞平上皮:口腔,食道,阴止异物侵入,损伤后状,只有深层细胞紧道,未角化的复层扁修复能力强 贴基膜,呈矮柱状或平上皮:皮肤表皮 立方形,中间数层呈多边形.分角化和未角化 复层柱状上皮 多层细胞组成,表层睑结膜,男性尿道 细胞柱状,中间层细胞多边形,基底层细保护 保护和分泌 吸收,分泌及润滑作用 胞矮柱状 变移上皮 多层细胞组成,细胞肾盂,肾盏,输尿管和保护,防止尿酸侵蚀 的形状和层数随器官膀胱的腔面 空虚或充盈而改变 名词解释:内皮:指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及物质透过.血管内皮还有内分泌功能.

间皮:是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游离面湿润光滑,利于器官运动. 论述题:

1:试述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答(1)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2)细胞核位置高低不等,但所有细胞基底面都附在基膜上,只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的顶端到达游离面(3)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杯状细胞分泌黏液附在纤毛上(4)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的腔面,可黏附尘粒,细菌,异物等,起着保护和净化气体的作用.: 2:试述被覆上皮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答:被覆上皮覆盖于体表或衬于体内各囊,管,腔内表面.根据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形态特征可分为多种类型都有以下共同特征(1)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2)上皮细胞有极性(3)上皮细胞基底面有基膜,借基膜与深面结缔组织相连续(4)上皮组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但无血管(5)根据分布的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3:变移上皮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意义.

变移上皮是被覆上皮的一种,为复层上皮,上皮细胞层数和形态可随功能状态不同而发生改变,因此称变移上皮.(1)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腔面(2)当尿液排空时,上皮收缩变厚,细胞层数达到6-7层,表层细胞呈立方形,有的有双核,称盖细胞,细胞游离面胞质浓密,染色较深,形成壳层,有防止尿液侵蚀作用.中间为多边形细胞,有的呈倒置梨形,基底层低柱状或立方形(3)当尿液充盈时,上皮扩张变薄,细胞只有2-3层,表层细胞变扁平.

切片考察:1:单层扁平上皮2:单层柱状上皮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复层扁平上皮5:角化复层上皮6:腺上皮7:变移上皮 第二章: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概念: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丝状的纤维,无定形的基质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构成。

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少但是种类多,细胞无极性。2:细胞间质丰富,由基质和纤维组成。3:组织内含丰富的神经与血管。4: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称内环境组织。5:来源于间充质胚胎时期分散存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构成。

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种类多,散在分布,无极性。2:细胞外基质多,由基质和纤维组成,纤维少,排列疏松。3:有丰富的血管,也有神经末梢。4:分布广,常见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5:具有连接,支持,营养,防御和修复等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细胞 成纤维细胞 纤较小长梭较小,染色较少,嗜粗面内和高尔基复光镜下外形 胞体较大有突起 光镜下胞光镜下核 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 丰富,弱嗜碱性 胞质中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合成各种纤维和基质;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组织损伤时可分裂增殖,修复伤口 是成纤维细胞的静止状态,电镜 功能(了解) 维细胞 巨噬细胞 形 深 酸性 合体不发达质网 组织损伤修复时可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1:趋化性2: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功能3:有抗原提成作用4:分泌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参与防御免疫功能 形态多样,可随功能状态改变,又称组织细胞 较小,卵圆丰富,嗜形或肾形,酸性,常着色深,核含空泡仁不明显 或异物颗粒 表面有许多微皱褶,微绒毛,少许球形隆起,胞质有大量溶酶体,吞饮泡和吞噬体,残余体;膜内侧有较多微丝微管 浆细胞 圆形或卵圆形 圆形,偏细胞一侧,染丰富,嗜碱性,核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浅染色有发达的高尔基体 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抑制或杀灭细菌与病毒;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 色质紧靠旁有浅核膜呈辐染色区 射状分布 圆形或卵圆形 小而圆 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肥大细胞 颗粒有单位膜包受刺激后经脱颗粒释放介被,大小不一,颗质;肝素可抗凝血,组胺,粒内含肝素,组胺,白三烯可引起荨麻疹,哮喘,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介质;胞质中有白三烯 小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等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到过敏反应部位,释放组胺酶等,减轻过敏反应 三种纤维的理化特性: 纤维 新鲜色泽 化学成分 功能特点 I型胶原蛋白 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差 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 弹性大,韧性较小 II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构成微细支架,稳固器官组织的形态和位置 胶原纤维 白色称白纤维 弹性纤维 黄色称黄纤维 网状纤维 不易分辨 切片观察:疏松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第三章:血液 血液由血浆,血浆蛋白,无机盐和多种营养代谢物质等

血浆相当于细胞外基质,其主要成分是水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脂蛋白,激素,无机盐和多种营养代谢物质。

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结合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白细胞:为有核的球形细胞,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参与集体防御和免疫功能。 三种粒细胞的比较: 比较内容 胞核 杆状或分2至5叶分叶越多越衰老 常分2叶 分叶或s形常被颗粒遮盖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 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粗大,均匀的鲜红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蓝淡红色颗粒 色颗粒 紫色颗粒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两种无粒细胞比较: 比较内容 形状和大小 胞核 胞质 功能 大小不等,约6至20微米圆形或椭圆形 体积最大14至20微米圆形或椭圆形 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成块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颗状,着色深 胞质很少,蔚蓝色含嗜天青颗粒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 粒细而松散 胞质较多,灰蓝色 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清颗粒 变形运动,趋化性和吞噬功能 是组织内巨噬细胞的前身 血小板非细胞结构,是骨髓巨噬细胞脱落下的胞质小块,直径2至4微米,呈双凸扁盘状,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成不规则形。 切片观察:血液涂片

第四章 :软骨和骨

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膜构成。骨是由骨组织,骨膜及骨髓等构成。 (一) 软骨组织

1: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具有分泌基质和纤维的功能。

2:软骨基质:即软骨细胞产生的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不定形的基质组成。基质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纤维:根据软骨组织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

(1) 透明软骨:纤维含量少,为胶原原纤维。 (2) 弹性软骨:含大量弹性形纤维。

(3) 纤维软骨:含大量胶原纤维束。

3:软骨膜:软骨组织表面覆有的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称为软骨膜。软骨膜内层疏松,含骨原细胞,它们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二) 骨组织

骨组织由数种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1) 有机成分:大量胶原纤维及少量无定形基质。

(2) 无机成分:又称骨盐,骨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羟磷灰石结晶。成熟骨组织的骨基质

呈板层状结构,称为骨板 2:细胞

(1) 骨祖细胞:为干细胞,成梭形,位于骨膜内

(2) 成骨细胞:呈立方状或矮柱状,分布于骨细胞表面,分泌类骨质

(3) 骨细胞:成扁椭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胞体位于骨陷窝,突起位于骨小管。 (4) 破骨细胞:为多核巨细胞,多位于骨组织表面的小陷凹内,溶解和吸收骨基质。 名词解释:(1)同源细胞群:软骨组织中成群分布的软骨细胞群,由一个骨原细胞分裂增生而生成。(2):骨单位: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由10至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组成的圆筒状结构。骨单位中轴的中央管内含有骨膜,小血管和神经。骨单位沿骨的长轴排列,是长骨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 切片观察:耳廓弹性软骨,骨切片,骨磨片,骨发生

搜索更多关于: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k8o3xolo8iiwn479g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