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高三生物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 1.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草履虫生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B.其代谢包括体内和体外化学反应的总和 C.无法完成生命的自我复制D.不具有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应激能力 2.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B.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D.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恒定的无机盐浓度
32
3.用含P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下列化合物及结构可能出现放射性的一组是
A.脱氧核糖和溶酶体B.肝糖原和高尔基体C.ATP和核糖体D.丙酮酸和内质网 4.下列物质合成时,均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甲B.甲状腺激素和受体C.性激素和胰岛素D.DNA和酶 5.图1中1-4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看到图中1~4所示的结构B.所有细胞中均以4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C.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1D.结构3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围B.真核细胞具有更为发达的生物膜系统 C.真核细胞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D.二者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DNA分子中 7.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有与能量转换有关的膜蛋白B.均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 C.均有可独立表达的遗传物质D.均有液态基质但功能有差异 8.图2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9.其他条件适宜、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的情况下, 酶的浓度与酶作用底物的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图3 中曲线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
B.酶均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1/ 9
C.降低反应活化能是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D.大多数酶对底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
11.图4中的甲和乙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a、b、c均 为基质。在光照充足时,有关代谢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产生的氧气几乎全部通过扩散进入甲被利用 B.在a、b、c中,都能产生ATP和[H]
C.乙同化作用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胞内和细胞外
D.a中形成的葡萄糖直接进入b,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2.下列选项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和神经细胞 B.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 C.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D.人的胚胎干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13、图5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经过有丝分裂,B具有多项分化潜能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A→D收到信号变化,D内高尔基体的功能增强 D.C→D不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14.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接触到相邻细胞时不停止分裂 B.与周围细胞保持良好的胞间联系
C.对于程序性死亡信号不敏感 D.表面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 15.衰老的细胞表现为
A.酶活性增大,代谢加强 B.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力加强 C.蛋白质合成速率增大D.染色质固缩,核体积增大 16.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17.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5
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10土壤稀释液 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
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 18.下列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鸡血细胞在低渗透溶液中涨的原理制备含DNA的滤液 ②利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差别粗提取和纯化DNA ③利用DNA不溶于乙醇的性质进一步纯化DNA
④利用DNA与二苯胺溶液显色反应对样本中的DNA进行鉴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 B.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
2/ 9
D.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20.利用图6装置可制作果酒,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量须超过2/3,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快速繁殖 B.瓶口处弯曲玻璃的作用之一是防止氧气进入装置
C.将装置置于25℃条件下发酵,停止出现气泡说明发酵完毕 D.若继续发酵制作果醋,则可接种醋酸菌并通入过滤空气
21.能够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DNA分子需具备一些特殊性质,下列不属于这一特殊性质的是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B.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保存 C.具有多个酶切位点 D.具有合抗生素的基因
22.基因工程操作中将DNA导入受体细胞称为转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转化的细胞吸收外源DNA是转化的实质 B.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C.动物细胞相对于植物细胞吸收DNA的障碍要小 D.显微注射技术一般用于动物细胞的转化 23.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 B.是指细胞具有分化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
D.体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 24.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多数培养基主要以葡萄糖作为糖酵解的C源 B.培养基添加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胰蛋白酶作用时间过长收集到的分散细胞会减少 D.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25.成熟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它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保证了同种精卵结合 B.受精过程的核心是精子、卵细胞核物质的融合 C.第一次卵裂产生的子细胞失去了细胞全能性 D.卵裂期细胞数量增加但胚胎总体积并不明显增加 26. 胚胎移植技术目前能够实现
①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②对移植的胚胎进行基因和染色体筛查,可以防止携带某些遗传病基因患儿的出生③解决某些不孕症者的生育问题④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 胚胎分割及移植技术可用于繁殖优质奶羊,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用激素对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受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可鉴定早期胚胎的性别满足生产上对性别的特定要求
28.2009年8月,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意味着我国转基因稻米向商业化生产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同时人们的担忧也接踵而至。下列对于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担忧中,没有道理的是 A.可能合成某些新的蛋白质,引起个别人对此过敏 B.水稻花粉中的毒蛋白通过食物链进入其它生物体内
3/ 9
C.与本地水稻花生,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生存 D.抗虫基因随花粉逃逸,对区域内近缘物种造成污染
29.在我国闽东南地区实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B.能够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30.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不下确的是 A.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B.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C.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 D.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二、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如图7所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珠丧失
D.理念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32.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从小到大依次为n1、n2、n3??.,再将每个浓度溶液都各分为两份装入烧杯中,编号为A1、A2;B1、B2;C1、C2???。向A1、B1、C1???.中放入从相同部位取出的大小相同的萝卜块,半小时后,向浸有萝卜块的溶液内加入少许甲稀蓝粉末(标记溶液为蓝色)。用细头滴管吸取蓝色溶液,缓慢从滴管中向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A1—A2;B1—B2;C1—C2??.)横向放入一滴蓝色溶液,观察小液滴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操作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B.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则A1中的萝卜块硬度将变大
C.若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C1中的萝卜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D.若A2中液滴向下移动,C2中液滴向上移动,则B2中的液滴静止不动 3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