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三、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监理的重点内容。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为了把工程产品的质量从事后把关,转向事前控制,实现预防为主,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质量控制点,严格质量检查,加强成品保护。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拟定本监理工作规划时,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全面地、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1:原材料
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品种多,数量大,它们的质量好坏及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期。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对所有原材料必须做到“三有”:有质保书、出厂合格证、有关复试报告。 2 审核乙方所提材料计划的准确性,设备进场计划的合理性,以及甲方供货计划的及时性,协调甲、乙方的供需矛盾。
3 施工阶段定期抽查及时跟踪检查材料使用情况。
4 材料选用,无论属甲供或乙供,监理须积极参与,尤其是钢材、水泥,尽量说服甲方使用大厂高信誉企业的产品,以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
控制点2:基坑支护方案
基坑挡土支护部分不参加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而目前建筑市场领域中,各施工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为了自身施工保险,无限止地放大设计安全系数,给建设单位造成浪费;有的设计荷载取值和实际不符,尤其是小于实际荷载时,将会造成工程事故。支护系统一旦失败,处理起来造价高,难度大,并且直接影响工程工期。所以对施工单位自行设计的支护方案进行严格审核是监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关的手段主要是校核地面荷载的取值和计算方法。
控制点3:桩基工程
桩基础工程监理重点控制桩的定位放线、桩的垂直度、标高和扩大头的检查。
33
34
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是重点。桩基础持力层必须经勘察、设计单位认定; 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桩端溶洞的探测,并依据探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桩基承载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基底必须干净,无积水;钢筋定位准确。
控制点4:地下室的测量放线
地下室的测量放线一直是个难点,易出差错。常常出现轴线偏位,返工起来很伤脑筋。况且地下室施工怕雨水,怕支护出问题,所以地下室施工一般属抢进度阶段。因此监理要协助、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事前、事中控制,避免返工。实践表明,下列措施有较好效果:
1 基坑开挖过程中,轴线引测至木板上,用红漆标注,并用3寸半铁钉定位,稍露1cm左右,用于拉线。
2 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垫层上,用红油漆标注,便于基槽验收和绑扎钢筋自检,同时可消除因仪器无法架置和钢筋弹性不稳引起的误差。
3 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因混凝土流动产生的侧压力改变柱墙插筋位置,必须对柱墙插筋采取固定措施,如将柱插筋焊于底板筋上,对墙插筋则采取加斜撑和水平拉撑等措施。
控制点5:地下室混凝土浇筑
据统计,目前施工的许多地下室存在渗漏水现象,所以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就显得特别重要。
1 混凝土浇筑前,督促施工单位出具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并经监理审核认可。
2 合理设置止水钢板,逐个检查止水钢板焊缝。 3 对拉螺栓必须加止水环。
4 混凝土浇筑时,监理人员24小时跟踪,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方案施工。浇筑外墙时,用三台振捣棒,分上、中、下三点振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控制点6:大跨度梁
大跨度梁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重点,由于支撑强度不够、砼浇筑方法不合理
34
35
等,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有不少。因此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此部分的专题施工方案,并附有计算书,监理部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审,确保施工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及其承载能力、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控制点7:
沉降观测及垂直控制
沉降观测和垂直度控制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沉降观测记录是分析地下室渗漏水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施工过程发生的不均匀沉降,若能及时地测量出来,可通过改变流水段施工顺序的办法予以纠正;垂直度控制在建筑中要求很高,控制办法主要有外控法和内控法两种。监理在这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时,必须督促施工单位拿出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强求施工单位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控制垂直度,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跟踪测量。
控制点8:门窗工程
门窗工程出现问题的也不少,重点集中出现在渗漏水和抗风荷载不足,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实践证明对如下环节控制还是有效的:
· 对已施工的主体结构进行复测。
· 详细审查加工图,确认其细部设计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 检查所有材料、零部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是否有出厂合格证。 · 检查预埋件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必要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 对影响密闭性能的结构进行严格检查。 控制点9:安全控制
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很重要,只有保证了安全,才能质量提高、进度加快、节约投资:
· 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35
36
· 对安全方案进行审查,包括塔吊、人货梯的安装方案,外脚手架的搭设
方案等;
· 加强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检查。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地基与基础工程
复查测量放线、桩基定位及标高;监督承包商做好基础持力层的确认,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经常抽查原材料质量,看其是否按试验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进行计量、配制,检查水灰比、搅拌时间、塌落度,随即取样制作试块;认真做好每一个基础的施工记录,并按规定预留混凝土试件,做好试压结果;基础工程须组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2、普通钢筋砼结构工程
做好测量放线的监控工作,对每层的控制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核,使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严格控制进出场材料,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规范要求必须复试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等)都必须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随机取样,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对钢筋的焊接(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钢筋对焊)、机械连接应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接头必须先做试件,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模板和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牢固、坚实。如第一层脚手架支撑在土层上,应加设垫板并有防水排水措施。梁板跨度大于4米时,应按1/1000~3/1000起拱。应认真检查预埋件和预留孔的留设情况,不能遗漏,并安装牢固,位置准确,砼浇捣前,应进行清理。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巡视检查,可分区进行验筋,对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