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二上9月语文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5:36: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 语言及积累与运用

1. 请用正楷字讲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宁静致远 厚积薄发

2. 给加点字注音。(12分) 绥靖 仄歪 悠闲 拂晓 箱箧 荒谬 ......

3. 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地jiào jū gōng zāng 物 肃mù 4.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锐不可挡 转弯抹脚 月明风轻 张惶失措 5. 修改病句。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4分)

(1)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地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各成

为种媒体报道的焦点。

( ) (2) 东方白鹳是一级的国家保护动物,大连市政府为它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

它们冬季不再南迁。

( ) 6.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个连贯的句子,对提问句作以回答。(4分) 根深蒂固 持之以恒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怎样才能使自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呢? 。 7. 默写填空。(16分)

(1)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2)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 。(王绩 《野望》)

(3)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正好相反。 (5)《陋室铭》中道出文中的主旨的句子是: , 。 (6)泰山位居五岳之首,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杜甫在年轻时也曾写过相关的诗句,“ , ”两句写出了诗人极目细望所见的美丽景象,襟怀为之摇荡。(杜甫《望岳》)

(7)看见国家破败不堪的景致,连动物、植物仿佛也有了情感,在杜甫的《春望》一诗

中就有如下的描述“ , ”。 (8)杜甫的诗有“诗史”的美誉,尤其是他的“三吏”“三别”更是流传至今,其中概括地写出战时人们的苦难生活的句子是: , 。 8.名著阅读。(8分)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 、 ”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孤儿童的姓名,将“肉麻当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解释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根据《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经历,仿照所给句子,写一句话。

, , ,

;历经三年艰苦买的梦寐以求的车被大兵抢走,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祥子的形象是令人敬佩令人悲悯的;连遭厄运不再奢望买车,吃喝嫖赌耍赖打架占便宜,为五十大洋出卖他人性命,祥子的形象是悲剧的令人痛心的。

二、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 (1) 村中闻有此人 闻: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 .(3) 乃不知有汉 乃: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10. 从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什么品质?本段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2分)

(二)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阴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1. 上片的“锁”字有何含义?下片写“春愁”巧在何处?(3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风起

张艳霞

四月,快要高考了,一个双休日,儿子在读书。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地声音,有点刺耳。有些吵到儿子了。儿子皱了眉,说:“妈,你干嘛呢?”母亲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兼顾着照料儿子。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儿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一会儿,母亲端来一碗玉米,几根玉米晶莹剔透地放在碗里。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儿子阴沉着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去买。”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的。”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这个叫提拉米苏的蛋糕,母亲给儿子买过。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特别贵。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母亲说:“行,行,我去买。”(1)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着,这么贵,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钱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试考完了,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叫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说:“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要坐火车坐飞机去玩,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多少钱啊?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你就尽量满足他。”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这要好多钱呢。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2)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的抓紧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结束高考。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母亲说过的,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儿子进考场,更别说来接儿子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

么的不容臵疑,儿子的心头莫名了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儿子顿时就愣住了,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的,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的高考,嘱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

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

12.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儿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分)

13.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

(2)

14. 请说说结尾段有什么作用?(6分)

15. 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请你结合一处来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16. 结合文章内容,描写知道真相后的儿子,会怎样做?(不超出所给字格)(10分)

参考答案:

8.(2)初到北平怀抱寻求新生路的希望,风雨里咬着牙,孤独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祥子的形象是可爱的令人赞赏的 11.第一问:(1分)“锁”字蕴含丰富,既写出了阴云密布、云雾压楼的景象,(0.5分)也写出了主人公的郁闷心情。(0.5分)

第二问:(2分布)

参考一:自问自答(设问)(1分),加深读者对春愁的印象(0.5分),具体形象地写出春愁无处不在的感觉。(0.5分) 参考二:化虚为实(1分),讲无形的春愁寄托在无处不在的莺声里,(0.5分)借助听觉写得具体可干。(0.5分)

参考三:以美景写愁情(以乐景写哀情)(1分)巧啭的莺声在色彩鲜明的绿杨、海棠、红杏之中流动,却引起诗人的满腔愁绪(0.5分)凡尘出诗人春愁的深重。(0.5分) 12.认真学习、有追求、有上进心、任性、与父母沟通少、不关心父母和家庭 14.结构上收束全文,篇末点题扣题,照应题目。内容上,这里使用了景物描写,渲染“儿子”失去父亲后的凄凉,烘托出“儿子”此时内心的复杂心理,更主要的是内心深深的自责、忏悔,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了,仿佛一瞬间长大了。 15.对比中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中心更加突出。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搜索更多关于: 初二上9月语文月考试题 的文档
初二上9月语文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pf982bjs5s23q4ajg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