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 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 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 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 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 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 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①轻 ___ (yíng②娇 ____ (nèn
2. 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3. 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 __ ______。
4. 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 _ 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 。
5. 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6. 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何含义?
7. 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会飞的蒲公英》是一篇以物象为线索的亲情美文,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有易于领会的情感体验。题目设计紧扣写作意图,涉及到比喻手法、 反衬写法、用原文回答问题、人和物紧密相连的用意、关键词语的妙用、想象与联想等,有利于训练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 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参考答案:
1.①盈 ②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
3. 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 蒲公英;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 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7. 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学生确有一种健康的疲劳感。把记叙文阅读知识和答题技巧的理论知识体系呈现在七年级学生面前,学生倍有顿悟感、提升感,复杂的问 题简单化
了。当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还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还需要大量精准的训练提升阅读素养,提高感悟能 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慢的过程,也是慢的艺术,是积累的结果,没有多少快捷方式可点。只要耐住性子,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潜入语言艺术的海洋,练就 感悟和赏析的灵性,语文阅读理解的难关定会迎刃而解、欲攻自破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