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共70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答案】正确
【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故题干判断正确。
2.商品质量越好,其价格就越高。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的相关知识。对同一种商品,商品质量越好,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商品价值就越大,其价格也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质量越高,其价格就越高。因为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决定,与商品使用价值没有直接关系,故该观点错误。 3.W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其生产的商品价值量降低。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的相关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W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个别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因此其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故该观点错误。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会增加人们的储蓄意愿。 【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消费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会增强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进而增加当前消费,储蓄意愿降低。故该观点错误。 5.实施企业破产制度,能实现以优带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答案】错误
【解析】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6.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新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
1
房租金支出等专向扣除款项,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将个人所得税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租金支出等专向扣除款项,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该观点正确。
7.政府增发国债,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国债的相关知识。国债收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政府增发国债,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国家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故该观点正确。
8.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答案】错误
【解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实现效率的保证。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正确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结合。因此,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0.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答案】正确
【解析】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故本题判断正确。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我们就会发现货币本身并不神秘。因为它 A. 与其他商品无任何区别
B. 不过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与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D. 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媒介 【答案】B
2
【解析】此题考查货币的本质的相关知识。货币本身并不神秘,因为它不过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项正确;货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而其他商品则不能,A项说法错误,排除;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时间比商品产生的时间晚得多,C项说法错误,排除;商品交换的媒介除了货币外,其他商品也可以充当交换的媒介,D项中的“唯一媒介”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2.某商场有一款秋装标价980元,现促销价380元。该款秋装打折促销的原因可能是 ①供不应求 ②供过于求 ③成本增加 ④季节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原价980元的秋装折价380元促销,其原因可能是该秋装已供求于求,也可能是因为季节变化,市场需求量减少,②④正确;供求影响价格,当一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价格上涨,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价值决定价格,一种商品成本增加,其价格应上涨,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某商场有一款秋装标价980元,现促销价380元。题中的380元,是货币执行着 A. 价值尺度职能 B. 流通手段职能 C. 支付手段职能 D. 世界货币职能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货币的职能的相关知识。上题中的380元是该秋装的价格,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A项正确;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材料中未体现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项排除;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工资、租金、利息、税款等,材料未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项排除;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被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材料未体现世界货币职能,D项排除。故本题选A。 14.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A. 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B. 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 C.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D.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的相关知识。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若供给量超过了实际需求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若供应量小于了实际需求量,就会
3
引发通货紧缩。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所以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D项正确;纸币过多才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而纸币过少则会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降,A、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5.2018年3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6.3431元。而2017年3月5日,1美元可兑换人民6.8954元。按这一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判断 A. 中国公民赴美留学更加合算 B. 中国出口商品更有价格优势 C.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增加 D. 美元的国际购买力逐步增加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汇率的相关知识。与2017年3月5日相比,2018年3月5日相同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更少了,这表明美元汇率下降,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这有利于我国进口和中国公民赴美留学或消费,A项正确;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美元价格上涨,不利于我国的出口,B项说法错误,排除;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成本上升,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将会减少,C项说法错误,排除;美元贬值,其国际购买力下降,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6.某优质大米定价为每公斤100元,是普通大米价格的20多倍,但在许多城市,其需求量仍然很大。该大米定价高取决于它的
A. 价值量 B. 需求量 C. 供应量 D. 存放时间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因此优质大米比普通大米定价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同数量的优质大米比普通大米的价值量大,A项正确;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但不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存放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大米的质量,进而影响大量的需求量,最终影响到大米的价格,但其不是决定性因素,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目前,移动支付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普及。在一项百万网友参与的在线调查中,近4成受访者认为“连续一周不用现金”很正常。移动支付的普及意味着 ①通胀和通缩现象都将大大缓解 ②纸币发行和清点现金成本会降低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④转账结算会变得更方便、更快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