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预习提示]
1、课文按( )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2、观潮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èn)雷 涨(zhǎng znàng)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i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看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ò lǒnɡ zhào fèi ténɡ bēn ténɡ yī jiù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 ( ) ( ) ( ) ( ) ( )
yì lì chàn dòng fēng háo làng hǒu qí tóu bìnɡ jìn shuǐ tiān xiāng jiē
( ) ( ) ( ) ( ) ( )
ruò yǐn ruò xiàn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huī fù
( ) ( ) ( ) ( )
áng shǒu dōng wàng màn tiān juǎn dì rén shān rén hǎi mèn léi gun dòng
( ) ( ) ( ) ( )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若:A、如果,假如 B、如、像 C、你
(1)①若隐若现( ) ②求贤若渴( ) ③若是( ) ④若辈( ) 漫:A、水过满,向外流 B、满、遍 C、没有约束
(2)①漫天卷地( ) ②漫山遍野( ) ③漫谈( ) 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
(3)①天下奇观( ) ②观赏美景( ) ③走马观花( ) 四、选词填空。
宽阔 宽广
(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传来 传动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屹立 耸立
(3)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 (2)钱塘江不是传大的奇观么?
陈述句: 六、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人专用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2、解释“鼎沸”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求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八、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 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
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 ①( ) ②( ) ③( )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 这个词语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 一 ( 张 )嘴
一 ( ) 帽子 一 ( ) 石像 一 ( ) 眼睛一 ( ) 海岛 一 ( ) 花纹 一 ( ) 礁石 一 ( ) 石墙 一 ( ) 火山
4.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 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5.你认为这些巨大的石像是怎么来的?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张丽梅 学员单位 西固区东川中心校 观察对象 四年级学生 观察点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1、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料 2、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齐读课题直接导入: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授课内容 观潮 观察时间段 40分钟 优点:导入的设计,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料,以备学生对所学课文注意力,然后谈观后的有关资料,背景等进行感,接着问:想知道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让学生学习课文变得更加观赏。 3、 学生谈谈感受。 描写这种景象的吗?顺畅。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缺点:农村学校的学生 收集资料较困难,对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准备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补充资料。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优点:1、语文教学尤1、教学中应再让学生读意。 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 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天下奇观”。 能力。所以,初读课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2.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文后,学生会对课文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索。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里。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2、学习用边读边想画语言美,形象美。 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2、学生说想象到的画面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文,并把想到的画面时,应让学生能尽量用上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转换成口语,又进行文中的重点词,如:闷雷部分是略写。 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二)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新课标的精神,学生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时的壮观景象。 的阅读能力、语言能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1. 默读3、4自然段,画出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影这些词语。 描写大潮的句子。 练才能形成。 2. 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3、总结学法,让学生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学会迁移,培养了学 3. 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生的自学能力。 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缺点:没能让学生更看见了什么画面。 好的感悟课文的语言4. 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美,真正学会运用学听。 5.学法总结。 (三)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 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过的语言文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