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4月份)
温馨提示:答题时沉着冷静、书写规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Mg:24 Fe:56 Zn:65 Cu:64 Ag:108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l4个小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 D.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2.“礼让”是中华文化中大力弘扬的美德,“孔融让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下列与梨中富含的营养素相同的是 ( )
A.苹果 B.大米 C.瘦肉 D.碘盐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4.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硫酸铜 B.足球烯(C60) C.水银 D.葡萄糖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 X表示N2
C.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 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6.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B.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C.人体中微量元素:钾、钙、锌 D.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生成的丙和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物质含量:C.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pH:
D.硫元素质量分数: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C.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
1
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少的是( ) A.硫酸和烧碱溶液 B.铝和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11.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12.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以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
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向硝酸钡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4.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 A. 5.3% B. 5.6% C. 12.7% D. 13.4%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l分,共1 6分)
15.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尿素【CO(NH2)2】、硝酸钾、氨水中不是氮肥的是 。
16.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该过程中碳酸氢钙分解生成一种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为了探究金属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同形状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 。
②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 。 ⑵探究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实验如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
下
2
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绘制的溶液中溶质种 类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向滤液中插入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过滤后滤渣 中的成分有哪些?
②请解释a点溶液质量比b点溶液质量大的原因。
1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
(3)t1℃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 、w(B) 、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19.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是同一类化合物,C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纺织等。实验室常用A和大理
石反应制取气体D则由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D的一种用途是 。
20.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氢氧化钙可选用 ;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
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三、简答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 0分) 21.请解释下列原理。
(1)农业上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若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6%,可能是什么错误实验操作导致的?(写出一条即可)
(2)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某兴趣小组用微型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如图所示。 ⑴先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制得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再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放进集气管中,并塞进橡皮塞,结果没有后者现象。再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在二氧化锰中,制得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也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放进集气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⑵从燃烧角度分析,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