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 -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3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第5课 离 骚

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千百年来,屈原以诗人的身份,呈现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荣耀和精神空间,受到人民如此隆重的纪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观,使屈原在历代炎黄子孙心目中,激荡成一首英雄史诗,飘扬成一面鲜红的旗帜。汨罗江,这条无名的小河,也因屈原而变得像长江黄河一样著名了。

屈原是位诗人,是位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活的诗人。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其诗不是用墨来写成,而是饱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流放,对屈原来说是不幸,但对三湘四水的古老民族却是大幸。就在湘沅之间,这位伟大诗人留下了《离骚》《九歌》《渔父》等杰出诗篇。我们今天读其诗,总是清清楚楚听见一位爱国臣子,一遍遍哭诉,一遍遍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夕阳荒原中,临水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人,终有一死,但死后两千多年,还能让人民以一传统节日而永久怀念的人该有怎样的魅力?

怀王不使他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艺术的极好环境,国家的兴亡、民族的仇恨、思想的沉淀、艺术的升华、火热的激情、浪漫的理想,在他胸中冲撞激荡,既然这股能量不能化为治国方略,就让它熔铸成光辉灿烂的诗歌吧。这也充分说明真正的诗人只有为政治大事所扭曲、挤压、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出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能成为理想的化身;诗歌也只有插上政治的翅膀,才能鲜活,才能飞翔。如果去掉《离骚》忧国忧民的政治实质,那么无论其辞藻怎样生动华美,也会相去甚远。“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我们划旱船赛龙舟,品尝甜甜的棕子时不要忘记柔波深处那颗孤独寂寞的灵魂,那双执著求索的眼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3.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二、作者连线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楚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

1

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具有远大目光,主张与强秦对抗。后因受小人陷害,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楚辞”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三、背景探寻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 、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离骚》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首扣人心弦的政治抒情诗。 四、文体知识

楚辞体

战国中晚期,楚国的屈原等诗人吸收民歌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其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屈原、宋玉等为这一诗体的代表作家,因该诗体代表作品以《离骚》为最,所以这种新体诗又名“骚体”。

关于《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全诗共373句,2 477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悒”,忧愁 .3.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 .4.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

1

1

5.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明显 .(二)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

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2.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水流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3.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4.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本来就这样。 今义:承认某事,引起转折。 5.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细致精巧。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不得志,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三)一词多义 1.固

固前圣之所厚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蔺相如固止之 .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余独好修以为常 .退将复修吾初服 .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

形容词,长、高 动词,修饰 动词,整理 动词,修建 形容词,高 动词,修行

1

副词,本来 动词,使……牢固 固执、顽固 副词,坚决 副词,究竟、到底

恐修.名之不立 3.善

谣诼谓余以善.淫 亦余心之所善.兮 素善.留侯张良 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4.度

竞周容以为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群臣惊愕,尽失其度. 度.

我至军中,公乃入 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步.

余马于兰皋兮 (2)名词作状语 謇朝.谇而夕.替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屈.心而抑.志兮 回.

朕车以复路兮 (2)动词的为动用法 伏清白以死.直兮 哀.

民生之多艰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何方圜..之能周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形容词作动词 固前圣之所厚.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

形容词,美好

动词,崇尚 动词,崇尚 动词,交好 动词,擅长 形容词,善良,美好

名词,法度、准则 名词,限度 名词,气度、常态 动词,估计 动词,度过

束缚、约束 缓行

在早上;在晚上

使……受委屈;使……受压抑使……回转

为……而死 为……而悲哀

方枘,圆凿 淫荡的事

推重,看重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scu6lwjy4vbt01gdv99bpag891im0044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