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体的冲突与沟通
一、 群体的冲突 (一)什么是冲突: 1、冲突的概念
所谓冲突就是两种目标的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即个人或群体面临两个互不相容目标时,心理上的矛盾状态。
2、人们对冲突的理解与看法有一个发展过程。
⑴冲突有害论:早期传统观点认为一切冲突都是消极的,有害的,应竭力避免。
⑵冲突接纳论:认为,冲突是所有群体和组织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接受它。
⑶冲突有益论:认为,冲突是工作和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维持团体最佳冲突水平,可以保持团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冲突 ,善于对冲突进行管理。
冲突可以分为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 (二)冲突的形式
?1、个人的心理冲突
目标1 目标2 双趋动机冲突 (+) (+) 双避动机冲突 (-) (-) 趋避动机冲突 (+) (-)
双重趋避动机冲突(+) (+)
(-) (-)
2、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 3、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三) 冲突的原因 1、人的个性 2、有限资源的争夺
33
3、价值观和利益的争夺 4、角色冲突 5、追逐权力 6、职责划分不清楚 7、组织变动 8、组织风气不佳
(四)解决冲突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
(1)发展建设性冲突,消除破坏性冲突; (2)要提倡民主; (3)加强信息沟通;
(4)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平衡心理差异” 工作。 2、解决冲突的具体方法: (1)协商谈判法。 (2)仲裁调解法。 (3)权威解决法。 (4)暂缓解决法。
(5)其他方法:拖延、回避、合并、转移目标、教育、调整、解体与重组。 二、群体的沟通 (一)什么是沟通
沟通也称信息或意见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
信息沟通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信息编码、讯道、信息译码、信息接收者、反馈 (二)沟通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沟通不仅能为群体提供努力工作的方向、资料、情报、知识等外部环境信息,还能为群体提供内部的信息。
2.情感表达功能 : 沟通可以通过传情达意帮助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增进了解和理解。 3.调控功能: 沟通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4.激励功能: 沟通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 (三)信息沟通的种类
1、按照沟通的组织系统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按照沟通的方向可以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34
3、按照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否发生变换来划分,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相关研究:当需要快速传递信息时,应选择单向沟通,但准确性可能会差些;当需要准确传达信息时,应选择双向沟通,但速度可能会慢些;布置简单的工作,下达例行公事的命令、指示等,宜选用单向沟通;处理陌生、复杂的问题,宜用双向沟通。
4、按照沟通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5、按沟通时所运用的符号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四)信息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沟通中,常见的沟通网络有五种:链式、环式、全渠道式、轮式、Y式。
(1)链式网络。链式网络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即一级一级地逐级沟通,沟通只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不能横向进行。
(2)轮式网络。轮式网络是一个管理者与多个下级沟通,呈现一种发散的方式,而下级之间没有沟通,所有沟通都通过位于交汇点处的管理者进行。
(3)Y式网络。Y式网络是链式和轮式的结合。兼有链式和轮式的特点。
(4)环式网络。环式网络是链式网络的一个封闭式结构,所有成员都允许与相邻的两个人保持沟通。但不能与远一点的成员沟通。相对而言,这种结构中的每个成员所处的地位相当,成员的士气与满意度都较高。
(5)全渠道式网络。团体中各个成员之间都可以自由沟通,而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群体中没有中心人物,各成员地位平等,群体士气很高。 2、非正式沟通网络
(1)单线式。是一个传一个把小道消息传至最后接收者; (2)流言蜚语式。是一个饶舌者主动把消息传给其他人; (3)偶然式。是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
(4)聚焦式。是把小道消息传给自己的朋友或特定人员,再由他们传出去。(集束式)
?小道消息的产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情况对人们很重要,与切身利益有关,人们必然关心这类消息。如人事任免、分房规定等。其次是现实情况不明朗,令人有模糊感。第三是好奇心的驱使。
35
小道消息一般是不好的,人们称其为流言蜚语。但它有时也有积极的一面,通过它可以了解人们的要求,改进自己的工作。防止小道消息传播的有效措施,是多增加正式沟通渠道,增加透明度。 (五)沟通的障碍及其解除 1、沟通的障碍
(1)语言表达和理解的障碍。
(2)对人对事的态度、观点和信念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3)人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 (4)距离障碍、组织结构障碍及沟通方式障碍。 (5)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沟通障碍。 2、改善沟通的方法 (1)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 (2)正确运用语言文字 (3)学会有效的聆听方法 (4)学会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技巧 (5)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
第四节 群体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一)根据交往关系大小,划分为三种类型:两人之间 个人与群体 (二)根据人际交往需要不同,为三种类型:(舒茨)
(1)包容型人际关系 (2)控制型人际关系 (3)情感型人际关系
(三)根据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分为:(霍尼)
1.驯顺型:朝向他人,顺从 2.进取型:对抗他人,竞争 3.疏离型:疏远他人,冷漠
个人与组织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