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6.(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
A. B.
C. D.
【考点】LS:直线与平面平行.
【专题】14 :证明题;31 :数形结合;44 :数形结合法;5F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C、D均不满足题意,从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对于选项B,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C,由于AB∥M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C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D,由于AB∥NQ,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D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项A满足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
7.(5分)(2017?新课标Ⅰ)设x,y满足约束条件
第9页(共26页)
,则z=x+y的最大值为( )
A.0 B.1 C.2 D.3
【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11 :计算题;31 :数形结合;35 :转化思想;5T :不等式.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利用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解: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
,则z=x+y经过可行域的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 由
解得A(3,0),
所以z=x+y 的最大值为: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简单应用,考查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判断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解题的关键.
8.(5分)(2017?新课标Ⅰ)函数y=
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
A. B. C.
第10页(共26页)
D.
【考点】3A:函数的图象与图象的变换.
【专题】11 :计算题;31 :数形结合;35 :转化思想;51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排除选项,利用特殊值判断即可. 【解答】解:函数y=
,
可知函数是奇函数,排除选项B,
当x=时,f()==,排除A,
x=π时,f(π)=0,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形的判断,三角函数化简,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的特殊点是判断函数的图象的常用方法.
9.(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函数f(x)=lnx+ln(2﹣x),则( ) A.f(x)在(0,2)单调递增 B.f(x)在(0,2)单调递减 C.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D.y=f(x)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 【考点】3A:函数的图象与图象的变换.
【专题】35 :转化思想;4R:转化法;51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已知中函数f(x)=lnx+ln(2﹣x),可得f(x)=f(2﹣x),进而可得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解答】解:∵函数f(x)=lnx+ln(2﹣x), ∴f(2﹣x)=ln(2﹣x)+lnx,
第11页(共26页)
即f(x)=f(2﹣x),
即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熟练掌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是解答的关键.
10.(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
和
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
A.A>1000和n=n+1 C.A≤1000和n=n+1
B.A>1000和n=n+2 D.A≤1000和n=n+2
【考点】EF:程序框图.
【专题】11 :计算题;38 :对应思想;49 :综合法;5K :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通过要求A>1000时输出且框图中在“否”时输出确定“进而通过偶数的特征确定n=n+2.
【解答】解:因为要求A>1000时输出,且框图中在“否”时输出,
”内不能输入“A>1000”,
所以“”内不能输入“A>1000”,
又要求n为偶数,且n的初始值为0, 所以“
”中n依次加2可保证其为偶数,
第12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