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辉煌的成就。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就有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就有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中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这些成就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的,就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我国古代在实用技术方面,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在公元11世纪六十年代发明了利用浮力的打捞技术,至今仍在国外沿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风驱动船航行;在1900年前就发明了水力发动机,比如水磨;2400年前就有小孔成像的记载。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神州6号”、“神州7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知识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代伟人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他的伟大实践,更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光辉榜样。让我们以他为榜样,把爱国之志化作报国之行,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爱国情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中学教学中更应该通过史料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实践证明:将物理学史引进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再现物理观念、规律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物理学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高尚情操。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抓住来龙去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全面提高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晓蓉. 将物理学史引进到中学物理教学中[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1, (S2) [2] 李健刚. 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J]. 大理师专学报, 2000, (01)
[3] 杨国平. 论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攀枝花大学学报, 2000, (01)
[4]蔡积仁,李耀俊. 物理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实例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5] 程民治. 物理学史教学的作用与改革[J]. 现代物理知识, 1997, (06)
[6] 冯凭. 谈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运用[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 [7] 张勇. 物理学史与创新能力培养[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 [8] 富岩,王远景,任师兵. 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重要性[J]. 科技资讯, 2008,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