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蔬菜常见病虫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23:0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变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挤压或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3)发病规律

细菌性病害,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从寄主的根或茎基部皮孔、伤口侵入。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易促该病流行,此外,连作、缺钾肥、酸性土及排水不良的低佳地均利于发生此病。 (4)防治方法

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其呈微碱性;药剂防治可用:青枯清500-800倍,扑菌净400-600倍加72%农用链霉素SP3000倍,或将青枯清与77%可杀得WG400-500倍,25%络氨铜水剂500倍轮换使用,每株灌药液300-500g,隔10天一次,连灌2-3次。 11、白菜软腐病 (1)为害作物

主要为害菜心、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时也为害芹菜。 (2)危害症状

叶柄茎或根茎处组织水浸状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呈软化腐烂状,腐烂处均产出硫化氢恶臭味,成为本病重要特征,别于黑腐病。 (3)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从菜株的伤口侵入。其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此外,白邦系统,连作地或低佳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 (4)防治方法

避免与瓜茄科、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防治跳甲等传播害虫;适时喷药防治:可喷洒青枯清500-800倍液,扑菌净400-600倍液,或将以上述药剂与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混用,隔10天1次,连续2-3次,此方法还可兼治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但对铜制剂敏感品种慎用。 12、莴笋菌核病 (1)为害作物

菌核病除为害大部分叶菜外,还为害瓜豆、茄果类蔬菜。 (2)危害症状

茎基部染病后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染病株叶片稠萎,终致全株枯死。 (3)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温度20℃,相对温度高于85%发病重;此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或排水不良的低佳地块,或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龄苗,合理施肥,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可喷施:灰霉尽800-1000倍,施疫安1000-1500倍,扑菌特800-1000倍,也可将上述药剂与50%速克灵或农利灵WP,40%菌核净WP轮用或混用,隔7天连喷3次。 1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为害作物:主要为害瓜类作物,

(2)为害症状:叶片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淡褐色,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干枯脱落。果实及茎上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褐,沿维管束发展向内,潮湿时病斑上有菌脓溢出。

(3)发病规律:细菌性病害,在种子、土壤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风及农事操作传播,在低温高湿的天气情况下易发生,尤其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

(4)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新植霉素200微克/克液浸种1小时后捞出用冷水浸洗3小时;发病初期可用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药剂喷施如扑菌净500-800倍加农用链霉素1500倍或50%加瑞农600-800倍或春雷霉素混合使用。 荔枝:

11、蒂蛀虫 (1)为害特点

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害虫,常与荔枝尖细蛾混杂发生,但后者不为害果实。果实被害蛀食果蒂及种核,虫粪遗留其中,导致落果,影响产量和品质;嫩梢、花穗被害,多从嫩茎近顶端钻蛀,使生长不良或干枯;叶片被害则从中脉钻蛀,

使中脉变褐,表皮破裂枯死。 (2)发生规律

在广东主讲三角洲年发生10~11代,主要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和早熟品种花穗近顶端轴内越冬。越冬成虫出现在3月中下旬(早熟品种开花期,迟熟品种花穗期),年中以3~5代(5月中下旬~7月下旬)为害最大,常导致大量落果。 (3)防治要点

A、荔枝蒂蛀虫在荔枝上以第二、三、四代成虫产卵在果实为害最严重,在防治上要根据品种成熟期和挂果情况,三月红等早熟品种以防治第二代为主,黑叶,妃子笑等中熟品种以防治第三代为主,桂味、糯米檄、怀枝等迟熟品种以防治第四代为主,特迟熟或迟采收的品种还要注意第五至第六代的防治。喷药防治应以保果为中心以挂果后期为重点。

B、可选用药剂种类:在果实成熟前20天可喷施30%敌百虫乳油800倍液+25%杀虫双600倍液。在果实成熟前10天可喷施(荔)蛀虫清1500倍液+ 阿维三唑1500倍液或(荔)蛀虫清1500倍液+ 2.5%敌杀死3000倍液防治。注意混喷与轮喷,做到喷匀喷足。 12、荔枝蝽蟓 (1)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幼果中的汁液危害,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落花落果。若虫危害比成虫更甚,该虫又是荔枝、龙眼病毒性鬼帚病的传毒虫媒。 (2)发生规律

多集中在花多或嫩梢多的荔枝、龙眼树上取食、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也产于嫩梢、花穗上。成虫产卵期以4~5月最盛,若虫为害期为5~6月。初孵若虫有群集性,3龄以上若虫抗药性增强,7月开始新成虫出现。 (3)防治要点

A、对荔枝蝽蟓的防治应采取以药剂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一次施药应掌握在早春越冬成虫已开始活动、尚未大量产卵前抗药性较低时进行(广州地区约在3月上旬、中旬),以最大限度地消灭越冬成虫;第二次施药应掌握在卵大量孵化的初孵若虫期(广州地区约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视虫口密度和以开花树、早熟品种为重点,决定挑治或全面治,以大量消灭3龄前的若虫。

B、可选用的药剂为:30%敌百虫乳油800~1000倍液;蛀虫清1500~2000倍液;椿落1500~2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 柑桔:

13、柑桔红蜘蛛: (1)为害特点

柑桔红蜘蛛,又名柑桔全爪螨,全国各柑桔产区均有分布为害特点

以口器刺破寄主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呈现无数灰白色小斑点,失却原有光泽,严重时全叶失绿变成灰白色,致造成大量落叶;亦能为害果实及绿色枝梢,影响树势和产量,堪称我国柑桔生产的头号害虫。 (2)发生规律

柑桔红蜘蛛的发育适温为20-30℃之间,全年发生18-24代,世代重叠严重。3-6月是高峰期,开花前后常造成大量落叶。在9-11月份发生造成大量落叶和成熟果实严重被害。该虫有喜光和趋嫩性,喜欢在向阳方向为害,一般以树冠中上部和外围叶片受害较重,并长从老叶转移到嫩绿的枝叶、果实上为害。 (3)防治要点

A、化学防治是对付柑桔红蜘蛛的重要手段。但是,红蜘蛛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们极易形成抗药性种群,因此切忌滥用、乱用农药。在进行化学防治时要特别强调以调查测报为指导,只有当达到防治指标(春、秋梢转绿期平均每百叶虫数100~200头;夏、冬梢每百叶虫数300~400头),而天敌数量又少时,方可决定化学防治。可供选用的药剂有如:夏螨杀2000-3000倍液,卵螨尽1500-2500倍液,三唑锡2000-3000倍液,螨快克1500-2000倍液,红蛛龙1000-1500倍液,摧螨散1000-1500倍液,需要特别强调,由于柑桔红蜘蛛极易产生抗药性,而且获得的抗药性可以遗传,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合理交替轮换,千万不要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以防止或延缓红蜘蛛产生抗药性。 14、柑桔潜叶蛾: (1)为害特点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全国柑桔产区均有分布。以幼虫潜入嫩叶、嫩梢的表皮下取食,蛀成不规则的银白色隧道,因此广东果农称之为“鬼画符”,引致叶片畸形卷曲,容易落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幼树生长和结果。被害的

搜索更多关于: 蔬菜常见病虫害 的文档
蔬菜常见病虫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ypw9gsoh2mdyx42w6q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