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6-8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在掌握读数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计数器若干,整数数位顺序表,课前学生、老
5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师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并按大小进行分类。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6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4、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四、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五、比较数的大小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出示幻灯片) 将上面的万以内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7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国土面积、人口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 3 课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