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读书心得
解洪珍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是一本由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关于当下中国热点和
难点的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延续了2010年《七个怎么看》直面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风格,但在观点上更加深刻,在论述上更加通俗易懂,在事例的选取上更加生动鲜活,是理论宣传普及的成功之作,形势政策学习的良师益友。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共谈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物价、分配、住房、就业、就医、教育、发展和廉政。这些都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摸清了读者心理,吸引了群众眼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尽管全书篇幅长达十万字,但却能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而且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照片配图、名词解释、数据列表等等,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又兴趣盎然,似家人谈心,亲切自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通过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普通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到大学生就业、“民工娃”上学问题,再到涉及全局的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用百姓话语娓娓道来。阅读这一篇篇文字,字里行间能看到一种真诚的态度,一种宝贵的勇气,一种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能深切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切和温暖,清晰地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前景。
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本书就较好地秉持了列宁的宣传理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既分析了“怎么看”,又阐明了“怎么办”,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结合。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和成长。
首先,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困难,增强了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书中涉及的收入分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凸显,说明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说明我们正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
办》,我意识到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应当在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而不盲目乐观、奋发有为而不动摇懈怠;我们应当在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形势和未来走向的同时,深刻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去。
其次,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有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的认识,也对党领导下的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形势越来越有信心。虽然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过世界大战,但是当今世界的形势比起五十年前更加复杂,各国之间的争斗和倾轧以一种新的面目和形势进行,各国力量相较不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对比,更延伸到经济质量、民主政治、生态环境、法律监督、民生人权等各个方面,《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本书详细梳理和诊断了当前中国各个方面的症结所在,这些症结关乎国家民生,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健康,政治才能更清明,环境才能更美好,法律才能更完善,民生才能得到最有力的保障,往小处说是人民得实惠,往大处说是国家更长实力。这本书不仅有对热点问题的条分缕析,更有党和国家政策的深刻解读,这些解读让老百姓心里更加有底,让广大人民对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期待以后看到更多像《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样的好书,让党在宣传中贴近百姓,让人民在阅读中爱戴祖国。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