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一、研
究的原因、背景
(一)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 如果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花时多收效低”,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也将是浮光掠影。
(二)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尝试通过整体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二、课题的界定
单元教学,一般说来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
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策略。 ⑵学生单元整体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目的和要求
总目标: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进一步开展方式、策略、基本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体系,整体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 细化为:
⑴通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潜能,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最优化。
⑶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活动 (一)主要措施: 1.整合教学资源
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单元整体出发,制定整体方案;从整体上进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除了教学内容的整合,还有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经验。整合以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学习应用中获得学习经验,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2.优化学习过程
就语文本身而言,应该以感悟语言文字和获得语文学习的方法为主。为此,课文的学习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习课文内容,实现从语言走向内容的目的;一部分领悟语言,实现从内容走向语言的目的。
3.注重语言积累
积累语言是语文课极其重要的学习任务。语言积累要靠背诵和记忆。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能凭借积累的语言在头脑中构筑一定的形象;一方面是心中的某个形象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
4.强化言语实践
单元教学把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融合在一起,能够真正体现读写结合,也能够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效果。 5.服务实际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头脑中要有全局意识,单元教学能更好地树立教师的整体意识,让教师从整体上看待教学、把握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立足长远发展
单元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材料,能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将来能够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更持久的学习。
(二)具体操作策略: 1.单元整组感知
对于课堂,目标导向是重要的。对于整个单元,目标导向就更显得举足轻重了。因为,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经过了前段时间实践研究,我们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1)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单元整体感知,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师以唤起个体亲身经历中所涌现出来的经验和体验为基础,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以那些鲜活的、生气勃勃的、温暖亲切的学生生活经验与体验,真实地影响过个体当下与未来的生活。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将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