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学者们提供了观察不同文化差异的坐标尺度,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维度来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冲破文化障碍,达到平等交流。本文就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出发,探讨了各维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应用,表明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如何运用文化维度理论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文化维度;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荷兰文化学、管理学学者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迄今为止在跨文化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文化维度,就是从国家的层次角度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标准。1980年霍夫斯泰德出版的著作《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中写到:文化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能将不同群体或类别的成员区别开来的集体模式”。他主要从国家的层面而不是个体的层面进行研究,尽管某一社会中个体的性格千差万别,但从国家层面而言,总有一些共同的、持久的性格特点,也就是群体心理。群体心理之所以有差异性,是因为人们接受不同的教育,处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确定了行为模式,这种差异便产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霍夫斯泰德又重复了10年前的研究,这次包括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此次的研究中,霍夫斯泰德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此理论的补充研究,加入了对中国的研究,总结出文化的五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刚性/柔性倾向和长期观/短期观。文化维度理论的提出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正确认识不同的国家,了解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为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文化维度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对社会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小(程度低)的国家对等级制度的态度是:认为每个人应有同等的权力,等级是为了便利而建立的,有权和无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和谐。例如,美国人更注重个人能力的追求。而亚洲的大多数国家由于历史的影响,政治体制的关系,十分注重权力和约束力。这些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对待等级的态度是认为等级就是一种划分,掌权者享有特权。这些国家在对待等级顺序时认为等级应该有严格的顺序,权力所有者应该最大程度地表现权力。例如中国、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十分注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