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冈网墟
楼冈网墟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侨乡开平,河网密布,水上人家众多。开平的许多传统民俗文化就深深地烙印着江河文化的印迹。每年农历八月十一日的开平楼冈网墟日,从明末至今,已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时至今日,这种墟日早已超越了单纯集市的范畴,成为现今仍得以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的开平地方特色民风民俗之一。
[(唱)小卖鸡调:各位齐齐来静听,楼冈网墟好排场。四面八方人赞赏,盛名远播喜洋洋。]
农历八月十一日,是开平市极富地方特色的乡土风俗——楼冈网墟的墟市日。
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河网密布,渔民众多。一年一度的楼冈网墟一直以来是全省最大型的网市,据说自明末起
就相沿至今,从未间断。 [同期
楼冈侨联吴汝焕:楼冈网墟起码有300多年历史了。从清朝灭亡明朝,到现在/一共有360多年历史了。]
楼冈网墟远近闻名,今日依然热闹非凡。路口停满车辆,凌晨六点就开始了交易。一条四百多米长,十多米宽的马路分成四列密密麻麻地摆满了400多个摊位。大型的网缯,小小的虾笼虾纠,各式各样的渔具、渔滘、鱼笠……五光十色连绵不断,简直成了网的世界。
购买的人群熙来攘往,尤以上午9时至11时买卖达高峰期,拥挤的程度使人挪一步都感困难。除了来自附近台山、新会等地的顾客,还有远道而来的外省客商,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网商:好生意,今日好生意。] [同期
网商邓荣基:我昨天3点钟就在这里了。/客人有台山的,新会的,很远的地方都来这里。/今日很满意。]
[同期 楼冈侨联吴贤驹(唱
开平民歌小卖鸡调):神仙网,神仙罾,神仙下凡网墟行。点石成金来作法,罾网捕鱼显才能。]
关于楼冈网墟的起源,民间流传有两种不同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每逢农历八月十一日,一定有位神仙拿着一张渔网来到楼冈网墟出售。 [同期
楼冈侨联吴汝焕:拿到这张“神仙网”,每一次打鱼非常多。因此,每一次都很多人来,就是希望买到这张“神仙网”。]
另一种起源是明末清初,开平的农民起义军利用船民众多的楼冈举办网墟日,籍以联系组织各地船民和义军。
[同期 楼冈侨联吴汝焕:当时因为明朝灭亡后,有些遗老遗少要反清复明,每年聚会,在这里获取情况。]
据《开平县志》记载:“是日,凡顺德、新会、新兴、恩平、台山各县渔民所织造之网,先期运至,以待发售。其邻县购网者亦结队齐到,初十夜旅客露宿,挤拥达旦,他市所未有。”
当地老人回忆说,当时这里茶馆林立,客栈众多,江上渔船密布,客商络绎不绝。 [同期
开平侨联吴汝焕:以前每次网墟最少都要二天,甚至三天到四天,所以每逢网墟,很多人在这里住栈。]
[开平侨联吴贤驹:以前交通不便,一到网墟时百几条船,在这里上岸,船上满载竹排、渔具来卖。/水路远,隔两夜就到这里
/那间小屋就是以前来等船的]
蜿蜒流过的苍江河,众多的渔村船民在漫长的生产岁月中形成了楼冈网墟。在网墟后面的这些楼房就是船民的居住区,虽然他们早已上岸,也不再打鱼,但仍保留着织渔网的传统。今年79岁的黄用老婆婆织起网来仍然非常利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