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人民桥~海印桥) 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只有一个公交车站亭时盲道的设置
两个或两个以上公交车站亭相距较近时盲道的设置
d、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及提示盲道)宜统一采用3003300350mm的块材,颜色宜采用中黄
色;为突出盲道颜色,与盲道相邻的人行道砖的铺设不宜使用黄色的块材。
5)、人行道铺设时先铺盲道,再铺人行道砖;保证侧石、盲道顺直,人行道平整,人行道外边线要做一道压条。
8.5树穴和压条
1)、在新建人行道宽度在4m以上的应预留行道树树池位置,树穴一般为方形,在较开阔之处或独立布置的大树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在非商业街区和行人道(含合并布置的非机动车道)路幅≥5 m处,原则上应建设宽度不少于1.2m行道树绿化带,为保持水土,行道树绿化带应根据道路风格设计适当宽度的花基。
2)、树穴布设应与侧石边线平行,树穴中心至侧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3)、方形树穴尺寸一般为1.2 mx 1.2 m—1.5mx1.5m。 4)、行道树株距按绿化设计确定,原则上不宜大于8m。
5)、树穴位置可根据树种设置统一美观的透水透气性树穴盖板。树穴边设置仿花岗岩压条,压
条与树穴的比例应适当合理。
8.6装饰井
人行道上的各种管线井上应使用装饰型井盖,各类装饰井应具有防盗功能。
各管线装饰井应结合现有城市人行道的特点,以与人行道整体协调为原则,在其上面铺设与所在人行道统一协调的人行道砖。方形井应与人行道平行设置。
9、雨水设施改造
9.1现状排水设施
xx路(K0+000.000~K3+894.171)为城市主干道I级,呈东西走向,全长3.894km。根据现状管线资料,本路段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污水分别从K0+060、K0+390、K0+630(暗渠)、K0+890、K1+320、K1+520、K1+800、K2+040、K2+450、K2+740、K2+890、K3+030、K3+200、K3+340以及K3+680排入珠江。原雨污管网基本畅通。在路边或路中间设侧入式或平入式雨水口,以单箅为主,距离有疏有密。雨、污水井盖部分有明显沉降,大多数为普通铸铁盖板,少量是可调式防沉防盗井盖。
3,改造方案:设计过程参照并执行了《广州市市政道路指南》(征求意见稿),咨询单位意见;根据业主要求及初步设计优化的会议纪要精神,要求道路排水雨水口统一采用双箅平入雨水口,布置合理,整齐美观。
9.2设计依据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2000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3)、《城市工程综合管线规划规范》 GB 50289-98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 11836-1999 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68-2002 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 8)、《xx市排水通用图-进水井设计图》
9)、《关于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初步设计优化的会议纪要》 市政园林计纪[2009]3号
10)、《市政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研讨会议纪要》 市政园林工[2009]54号 11)、《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xx市市政园林局 12)、相关评审报告、批复意见及专业提供条件图纸。 9.3设计标准及设计参数
1)、本设计尺寸单位:里程、标高、管长、以米计,管径以毫米计。 2)、高程系统:广州市城建高程系统。坐标系:广州市城建坐标系。
图号:BJ-01-02.9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人民桥~海印桥) 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3)、排水体制:设计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体制。 4)、雨水设计: 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q=2510.884(1+0.47LgP)/(T+10.302)0.678 其中:
q――暴雨强度(l/s2h m2) P――设计重现期,P=2年 t――降雨历时(min),t=t1+mt2 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取t1=10min 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m――折减系数,取m=2 Q=φqF Q――流量L/s
φ――综合径流系数,取Ф=0.7 F:汇水面积 m2 9.4排水工程设计内容
1)、现有排水管网已建成,基本畅通,因此本次设计不对主要管线进行更换。 2)、原人行道上的所有雨、污水井盖改成装饰井盖。 3)、原行车道上所有雨、污水井盖均改为可调式防盗井盖。
4)、雨水口型式统一改为双箅平入式。在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增设部分雨水口,就近接入排水检查井。
5)、现状雨水支管原则上不改造。如有破损,则更换为D300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6)、对现状排水管线进行清淤处理。 9.5材料选用
1)、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 2)、可调式防盗井盖采用新型球墨铸铁。
3)、装饰井盖的填充材料要与人行道上的铺装形式一致,满足《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要求。
4)、进水井采用C30混凝土,钢筋:HPB235级钢,HRB335级钢。 5)、格栅采用QT500-7球墨铸铁。
10、交通工程
10.1标线等
本次设计主要为恢复既有标线,根据现状调查布设交通标志标线平面,交通标志原则上不予改
造,交通工程实施材料要求如下:
1)各类标线采用环保反光热熔漆涂划,为增加标线夜间反光性,应预混和面撒玻璃微珠,路面标线涂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标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的有关规定。车道的划分见图中标注,标线横向间距标注为中至中宽度,不规则的路段按车道平均分配划线。
3)热熔型涂料在釜内加热时,温度应控制在180-230℃之间,同时进行充分搅拌。一般涂料完融化后,搅拌5-10分钟即可进行涂敷,且反光路面涂料涂敷于路面的温度不应低于180℃,否则会影响标线使用寿命。
10.2护栏 1)车行道护栏
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机动车道分隔栏采用1.15米高带铸铁墩护栏,大于等于40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高;所有路口处护栏设置渐变降低段,渐变段长为12米,降低高度为0.5米。
2)、人行道采用预埋基础护栏,高度为1.1米。 10.3反光材料技术要求
超强级抗破碎反光瓷片技术指标表 项目 技术标准 1、外观质量 撕去保护膜,无波纹、气泡、划伤、沙粒、疙瘩、裂纹,表面没有粘胶痕迹等影响反光性能的缺陷。 2、外形尺寸,mm 145mmX45mm,195mmX45mm,200mmX60mm 195mmX95mm 3、色泽 红、黄、蓝、绿、白、红白间色、蓝白间色、黑黄间色等颜色。 4、密封性能 浸泡于温度为500C±20C,深度为20cm的热水中,15min后取出。内部无水雾或气泡出现。 置于7005、耐高温性能 C±20C的环境中24h,表面无脱落、裂缝、粘胶软化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浸蚀的痕迹。 6、耐低温性能 置于-400C±20C的环境中24 h,表面无脱落、裂缝、粘胶软化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浸蚀的痕迹。 置于盐雾腐蚀试验箱中,其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0盐浓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试验箱内温度保持在35C±20C,每隔45min喷雾15min,7、耐盐雾腐蚀性能 试验时间为120h,试验后,用流水冲掉表面的沉积物,再用蒸馏水漂洗,然后置于室温下自然干燥2h,产品无表层脱落,粘胶渗漏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侵蚀的痕迹。 8、抗冲击性能 J/M20—50,当受外力撞击时,可承受20—50焦耳的能量。
图号:BJ-01-02.10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人民桥~海印桥) 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反光弧形轮廓标技术指标表
项目 技术标准 1、外观质量 进口PC材料,过滤此外线达65%,抗尘,抗水雾。 2、外形尺寸,mm 58mmX70mmX9.5mm,150mmX100mmX4mm,108mmX60mmX4mm,95mmX45mmX4mm,95mmX45mmX22mm 3、色泽 红、黄、蓝、绿、白、红白间色、蓝白间色、黑黄间色等颜色。 4、夹角 350—450 5、耐高温性能 置于700C±20C的环境中24h,表面无脱落、裂缝、粘胶软化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浸蚀的痕迹。 6、耐低温性能 置于-400C±20C的环境中24 h,表面无脱落、裂缝、粘胶软化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浸蚀的痕迹。 置于盐雾腐蚀试验箱中,其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0盐浓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试验箱内温度保持在35C±20C,每隔45min喷雾15min,7、耐盐雾腐蚀性能 试验时间为120h,试验后,用流水冲掉表面的沉积物,再用蒸馏水漂洗,然后置于室温下自然干燥2h,产品无表层脱落,粘胶渗漏现象,反光层无变色、起泡或被侵蚀的痕迹。 8、反光级别 超强级 11、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1)、在外围相关道路设置警告、提示标志、引导车流绕道行驶。 2)、施工路段限速行驶。
3)、提前设置警告、提示标志,提醒车辆减速慢行。 4)、行车道路面施工时间为夜间23:00~早上6:00。
12、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本项目包含道路、排水、交通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内容。 本次施工图设计文件共一册。第一册为审查后施工图设计。
13、施工注意事项
13.1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1)、粗集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针片状含量低、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细集料可以采用砂和石屑,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较好的粘附
性;粗集料各规格按料仓堆放,禁止不同规格混淆堆放;
2)、外加纤维稳定剂干燥,不结成团;
3)、沥青路面加铺前,代建、监理、施工单位对加铺段进行全面检查,避免病害未处理彻底就进行沥青面层摊铺;
4)、沥青施工期间应严格注意保护既有不改造的设施,如防撞墙、已涂装完毕的桥墩等; 5)、沥青路面摊铺前检查原路面清理干净,粘层油洒布均匀,乳化沥青未破乳不准摊铺; 6)、SMA路面要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禁止使用轮胎压路机,且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90℃;
7)、接缝处理
(1)沥青上面层施工,尽量采取全断面式封闭交通施工,减少纵向接缝。横向接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设置在交叉口位置。
(2)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l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
(3)纵向接缝一般均采用热接缝,特殊情况需采用冷接缝时,应用切刀割切齐,清扫干净并涂粘层油。
(4)桥梁伸缩缝混凝土与沥青面接缝需平直。可在混凝土面用贴纸保护,涂沥青油后,撕去贴纸。
8)、升井
沥青路面采用“先升井后摊铺沥青”的施工工艺,防止井环周边沥青与路面沥青产生色差和接缝。沥青面层应平整、集料颗粒均匀,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压路机轮迹等现象。
10)、开放交通
(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O°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2)保护铺筑好的沥青面层。严格控制后续工序对沥青路面造成污染,禁止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沥青路面上制作水泥砂浆,必须现场拌和砂浆的,在垫板上操作。 (3)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后的检查,确保成品质量。沥青路面完工后要全线进行试水,发现积水位置,及时处理。第一场大雨后,要进行路面巡查,发现雨水收水不及时位置,加设收水井。
13.2侧平石施工注意事项
1)、侧平石与沥青路面施工顺序要求:铺砌侧平石基础—>安装侧平石—>浇筑侧石砼后座—>待后座砼达一定强度后回填侧石后土方—>实施沥青路面。
2)、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直线段每20m放一个标准标高点,曲线段每5m放一个标准标高点。 3)、垫层铺设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施工,确保安装侧石的稳定。
4)、侧石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混凝土后座,确保坚实,保证侧、平石的稳定。
图号:BJ-01-02.11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人民桥~海印桥) 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5)、侧石安装以侧入式排水口为中心向两边安装。 6)、侧石安装要求平顺,接缝处理要细致,并做勾缝处理。
7)、侧石之间需构制约8mm宽的水泥缝,先把侧石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润湿,然后按设计要求的砂浆灌缝填实勾平,用弯面彻压成凹形,深度为5mm,填缝料着颜色最好与侧石颜色一致,达到整齐美观。侧石勾缝施工应先在两侧石用贴纸保护,待施工完毕后撕去,以避免勾缝材料污染侧石,提高细部效果。
8)、遇小半径道路时,需增加小半径侧石,以保持道路线形顺畅。
9)、平石安装需保持平顺,不必设置凹缝,接缝与侧石对齐。严格按道路标高安装平石,避免与道路出现不平现象。
10)、侧平石与沥青路面施工顺序要求:
铺砌侧平石基础—>安装侧平石—>倒侧石砼后座—>待后座砼达一定强度后回填侧石后土方—>实施沥青路面
13.3盲道铺装
1)、人行道铺装必须首先对盲道进行放线,优化盲人行走路径,尽可能减少盲道绕行,并保证盲人行走的两侧保留足够安全距离。
2)、人行盲道遇到井盖类障碍物,采取降低井盖,加设装饰井盖上面铺设盲道的办法解决,装饰井盖上盲道和人行道盲道对接直顺。
3)、人行盲道遇到路灯杆、树木等无法迁改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前后0.5米处加铺双排提示盲道,采用单排提示盲道砖绕行,确保盲道通行空间范围内不存在障碍物。
4)、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不宜采取两条盲道直线相交不设过渡段的办法。
13.4人行道砖铺装
1)、人行道铺装必须从车行道一侧往外进行有序的铺砌,铺砌要平整美观。 2)、在已做好人行道稳定层上面每米按照设计的斜度进行通线,要求顺直。
3)、路口修边要按照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进行通线,然后根据每个路口的不同斜度进行铺砌修边。
4)、填缝要用干净的细砂多次涂抹,要确保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填满,然后打扫干净。 5)、人行道外边线压条2种形式:如道路属于路堤结构时,人行道不受外来污染,人行道外边线应设置与人行道齐平的压条;如道路属于路堑,或人行道外侧有可能污染人行道的污染源,需在外边设置高出人行道10cm的小侧石。
6)、人行道外边线尽量与道路红线外用地接顺。对于道路外侧狭长红线外用地,可直接拓宽人行道方式满铺;若外侧红线外用地较大或不宜用人行道砖铺砌,可采用绿化遮挡。
13.5装饰井施工
1)、装饰井面的地砖铺装要与人行道地砖标高一致,并必须使用机械切割地砖,井内、外的地砖需对齐砖缝。
2)、装饰井和人行道斜交位置,应适当加大装饰井尺寸。装饰井横向和人行道垂直,纵向和人
行道平行,这样可以减少不规则切割地砖,并保证装饰井及其附近地砖铺装的耐久性。
13.6其他设施
1)、树穴压条与人行道保持标高一致,压条与地砖紧贴,缝隙小于5mm。
2)、人行道栏杆、路灯杆基础施工时,必须切割人行道砖至相应大小填充,不得较大面积采用
砂浆磨平人行道面。
3)、绿化带处理。绿化带原有路面结构层必须拆除或打穿,保证绿化根系生长空间。绿化带填土标高低于侧石顶5~10cm左右。
13.7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1)、基础及连接:覆土H≤3.0m时采用120°砂石基础,详见国标图集04S516-11。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滑动橡胶圈接口,承插连接,详见国标图集05S516-23。当遇软土地时管道地基由道路软基处理时一并考虑,道路软基不做处理时,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后承载力≥100Kpa;在一般情况下将地基夯实后≥100Kpa。
2)、管道回填:管两侧回填石屑至管顶以上500mm,石屑层以上回填原土,分层夯实,虚铺层厚300mm,若无坚土,则用石屑回填,密实度要求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更换雨、污水检查井盖时,需废除原雨、污水井圈及井座,修补破损的井身,并从原井圈高程处调整到设计地面高程,再更换新的井圈及井座。
4)、检查井、沉砂井:井面标高要求与道路施工后路面平,升井高度见道路专业,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11),井环可等道路成型后坐浆。
(1)雨水检查井:采用砖砌雨水检查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11,14,32);(2)沉砂井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11,14,32),沉砂井沉砂深度为500mm;(3)井环、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防盗井盖、井环,样式参见大样图,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97S501-1)。人行道和绿化带下采用轻型(97S501-1-38,40),车型道下采用重型(97S501-1-42,44)。检查井盖平铺装路面,非铺装路面处井盖高出地面50mm。 5)、偏沟式双箅雨水口: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18-10)。平箅式双箅雨水口: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18-7)。 雨水口深度为1.0m,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i0.01。雨水篦子采用防盗球墨铸铁雨水口篦子,样式暂定为广州市园林局规定的波浪型球墨铸铁篦子,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18-53)。井圈采用防盗式球墨铸铁雨水口井圈,做法详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5S518-55)。 6)、对堵塞的雨水口进行疏通,并根据翻新路面的实际情况对雨水口位置进行适当调整。雨水口串联不超过3个,雨水口周边均须钢筋加固。所有雨水口、收水沟高程应比周围砼路面高程低1~2cm,以利收水。
7)、经过改造后,对小于0.3%的纵坡路段,应设置锯齿形偏沟(请参见道路专业施工图)。 8)、有关排水施工技术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9)、施工开挖前应充分了解现场地下管线现状,核实无误方可开挖。如在施工过程出现排水检查井漏计或雨污检查井鉴别错的情况请与设计人员联系修改。
图号:BJ-01-02.12
迎亚运市政道路大中修---滨江路(人民桥~海印桥) 竣工图设计总说明
10)、本设计施工说明与图纸具有同等效力,二者有矛盾时,业主及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并以设计单位解释为准。
13.8交通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为更有效保护标线不受污染,沥青摊铺结束后,先涂划分车道临时标线开放交通,待沥青路面完全干燥后再涂划正式标线;标线施工时应设置好各种安全标记、护栏等防护设施,以免车辆将涂料带出或形成车辙,须待标线干燥后才能搬走。
2)、道路标线施工前,用扫帚、板刷、干燥器等工具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确保所涂划线位无松散颗粒、灰尘、油污或其他有害物质。雨后路面要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工。 3)、严格按照设计图标明的位置进行标线位置的测量,确定标线的正确位置,打好标准线,注意标准线的顺直、圆滑。
4)、在路面施工标线需要预涂底油,先喷涂热塑底油下涂剂,按试验决定的间隔时间涂热塑涂料,以提高其粘结力。水泥砼路面和沥青路面的下涂剂不能混用。
5)、反光玻璃珠应均匀足量撒布在刚敷设的热熔标线上,玻璃珠要有适当的嵌入深度,珠体一半嵌入标线,一半露出标线表面。
6)、所有标线应具有光洁、均匀、圆滑、流畅及精巧外观。所有边缘应具有清晰、明确的切断,边缘应无明显毛边,在规定标线以外的标线材料应清除,使路面磨耗层上留有简洁、平顺标线。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
7)、护栏底座应与护栏立柱焊接成整体;开挖路面做护栏基础时,先用切缝机切缝后再开挖,确保基础开挖面齐整;安装完成后应对护栏进行调平,保证护栏的整体效果与道路相匹配;护栏四脚落地应平稳,螺栓应紧固,内孔不大于给定公差,垂直度小于1.5mm,位移小于3mm;护栏表面应光滑,无铸造缺陷;骨架钢筋安装应顺直,转弯段应保持圆顺;护栏上的反光标志应等距粘贴。
13.9其余施工注意事项
1)、沿线地下管线复杂,破除旧路、平整场地、路基开挖、路床碾压前,施工单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设施的种类、尺寸、位置和埋深,予以保护,并务必请相关单位派员现场监护和指导施工; 2)、施工前应复核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对不同单位、不同区段的施工,应注意高程及位置的核对、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
3)、在道路起止点处应做好与原有路面的顺接。开放交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初期养护工作; 4)、根据动态设计的原则,针对既有水泥砼+沥青罩面路段的处治方案,其水泥砼面板病害处理及沥青面层调平方案需根据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四方现场确定,按实统计数量。 5)、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天,必要时应准备防水布及抽水机;当开挖至路床时,应确保路床的抗压回弹模量及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当发现不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6)、其余专业井盖如供水、电信、燃气等位于人行道上的井盖更换需与相关管线单位业主详细沟通确定,并由管线业主提供材料。
BJ-01-02.13 图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