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龙的传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5 8:06: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龙的传人 [转帖 2008-11-01 22:20:01]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本课分4页面。前两页主要是“欣赏评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书中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局部),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隋代赵洲桥石栏上的双龙、明代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为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龙的造型变化,以便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书中出现的是: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在教科书第2页有龙各部位的分解图,并有鳄、蛇、马、鹰、鹿、云的局部和龙进行直观比较,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龙是观念意识物化的神灵造型,是人们千百年来虚拟的形象,自然界中并没有这样神奇的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龙的图形虚拟、组合,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从以上不同部位我们可以看出,人为龙选用了不同动物的部位,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造型自然是万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本课在教科书第3页中集中介绍了几种民间的龙文化,元宵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澳门市民为迎接回归祖国的怀抱进行舞龙活动。

教科书第4页中,集中反映了“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 (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 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搜索更多关于: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龙的传人 的文档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龙的传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nayb2hvm79x6b7430w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