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预习导航卡的提示,预习第一单元四篇课文,完成课文的阅读、批注和生字词的认读、练写。
2.组内检查阅读、批注和听写,查漏补缺,解决疑难。 3.初步梳理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生字词。 2.初步梳理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内容主题及学习任务。
阅读单元导语,思考:本单元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分别是什么?
内容主题:我爱阅读。
学习任务: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2.在阅读中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体会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二、初读四篇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朗读本组四篇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练写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推想等方法,理解词语,适时批注。
三、字词达标
1.熟读下列词语。(自读、指名读、分组读) 第一组:读读写写
招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足 理由 屋檐 其实 支撑 鼓励 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窃读 炒锅 踮脚 饿狼 皱眉 一碗 酸疼 书柜 伴侣 盒子 背诵 编写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第二组:读读记记
贪婪 通顺 可靠 培养 起码 比喻 心扉 呐喊 饱览 过瘾 报偿 驳杂 馈赠 磁石 锻炼 借鉴 饥肠辘辘 混瓜烂熟 流光溢彩 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2.读准下面带有多音字的词语。(自读、同桌对读) 绿林好汉 水浒传 狼吞虎咽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1. 出示难写的字:锅、惧、檐、皱、酸、豫 2. 教师指导写法。 锅:右下角是“内”。
惧:右部“具”里面是三横。 檐:右下“言”上面有个“八”。 皱:左部是“刍”。。 酸:左部“酉”里面有一横。 豫:左部是“予”,不是“矛”。 3.学生描红练写。 4.小组内听写反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听写生字、词语。 二、检查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 《窃读记》第3、4自然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4、5自然段。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 《我的“长生果”》第6、7自然段。 三、默读全文,梳理概括。
1.《窃读记》以题目“窃读”为线索,以“我”从 到 的时间顺序,细腻生动地描绘了 的独特感受,表达了“我”对读书的 。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记录了 和 关于
等问题的对话,从这一老一少的对话交流中,我们感受到 。
3. 《走遍天下书为侣》介绍了作者面对“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的问
题时,选择只带一本书的 和 ,告诉我们要
。
4.《我的“长生果”》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 生活,阐明读书的 ,表达了作者对书的 ,说明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小组交流,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弄懂的问题。 2.问题整理,预设:
(1)《窃读记》一文中,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有几层含义?
(要点:“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爷爷提到的“三贯通”,
指出了读书要 ,表达了他对新世界青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