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现状,无扩宽河道上开口条件,且受下游凉水河水位顶托,不能向下挖降低河道水位,本次治理主要运用工程措施,将河道原梯形断面改为复式断面,增加过流面积,以清淤、疏浚河道为主,清运垃圾渣土、修建巡河路、砌筑防浪墙,防止河水漫溢。
受XX市XX区水务局委托,由我院对XX市XX区XX河(梨园南街~肖太后河段)进行实施方案阶段的设计工作。
本次治理河道范围为梨园南街~肖太后河段,全长5.48km。治理范围共分三段,包括梨园南街~东六环匝道段为明河段,长3km,东六环匝道~东六环主路为双孔盖板暗涵,长0.59km,东六环主路~肖太后河为明河段长1.89km。
XX河位置示意见图1-2
玉带河
图1-2 XX河位置示意图
- 4 -
1.2 水文气象
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1.3℃,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25.8℃,年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5.3℃,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30小时。
2012年“7.21”XX市发生特大暴雨,XX河流域附近北关闸总降雨量181mm,降雨历时15小时,降雨量相当于10年一遇。由于河道现状过流能力较小,暴雨导致XX河皇木厂~入河口段1.4km河道发生漫溢。
XX河肖太后河入河口断面流量扣除上游六环路土桥收费站处沿京津公路的分洪沟现状分洪流量约6m3/s。
XX河各断面洪峰流量成果见表2-1。
表2-1 XX河各断面洪峰流量
断面位置 六环路分流前 肖太后河入口 流域面积 (km2) 9.2 15.4 设计洪峰流量(m3/s) 10年 47 52 20年 54 64 50年 67 79 1.3 工程地质
工程区地层分布比较稳定,除表层分别填土外,主要以粉土、粘性土和砂组成,局部地段以互层形式存在,渠底板3~5m以上,基本为上土,下砂双层结构,两岸表层填土较厚,岩性以粘性土和粉土为主,局部岸坡地表有少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约1~5m,性质较差,局部大于5m。
河道淤泥颜色为黑色,恶臭,局部段含块石和少量生活垃圾,淤泥从上游至下游总体逐渐变厚,总体变化不大,厚度0.5~1.0m,局部可能大于1.0m。
- 5 -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
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XX河清淤整治工程是提高河道排涝标准,保障两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2) XX河清淤整治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3) XX河清淤整治工程是提高河道管理水平的需要 1.4.2 工程任务
(1) 疏挖整治河道,提高河道的行洪排水能力。
(2) 在河道沿线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将污水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厂,并将处理后的再生水送至河道上游,以达到还清河道的目的,从而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3) 新建巡河路,便于河道巡视与管理。 1.4.3 工程规模
本次工程治理范围为XX河梨园南街~肖太后河段,其中暗涵段长约0.59km,明河段长约4.89km,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1) 垃圾渣土清运; (2) 河道清淤疏挖5.48km; (3) 新建浆砌石挡墙、岸肩墙; (4) 新建双侧沥青巡河路,长10.97km; (5) 截污工程;
(6) 拆除新建跨河桥5座。 1.4.3 防洪标准与工程等级
XX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不出槽。 XX河治理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4级,次要建筑物5级;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
- 6 -
跨河建筑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桥梁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梁底高程应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0.5m以上。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工程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1.5 工程设计
1.5.1 清淤工程
本次主要是对河道内的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等阻碍水流的杂物进行清理,外运消纳。根据实地踏勘,初步估算为500m3。
对河道内的淤积物进行疏挖,清淤深度约0.5m。
现状六环路匝道至六环路主路(2+989~3+578)为双孔盖板暗涵,尺寸为2×5×3m,目前涵内淤积严重,平均淤积深度约05m左右,本次需对暗涵进行清淤。
1.5.2 河道治理工程
本次河道治理段起点为梨园南街方涵出口,终点为肖太后河汇入口,全长5484m。由于XX河不具备拓宽条件,本次主要是在主河槽内进行清淤和疏挖,河道平面位置不变。
XX河起点处河底高程为梨园南街方涵出口处涵底高程16.14m,终点与肖太后河河底顺接,高程为15.21m。本次对现状河底进行清淤和疏挖,清淤后的河底纵坡为0.17‰。
按河道所处位置,设计河道横断面共分2种断面,桩号0+000~2+415设计标准横断面为复式断面,断面下部为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结构,墙高2.8m。挡墙以上设计河道边坡为1:2,河道底宽为18m,在两侧边坡进行草皮护坡。桩号2+415~5+484设计标准横断面为复式断面,断面下部为混凝土重力式挡墙结构,墙高2.3m。挡墙以上设计河道边坡为1:2,河道底宽为20m,在两侧边坡进行草皮护坡。
本次河道治理后,河道行洪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50年一遇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