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要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37: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要求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要求开题报告的格式 一、开题报告涵概如下内容 1、选题意义 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提出该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课题的参考文献的论列和述评 3、提纲 开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4、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二、具体格式: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概况 4、本人对以上概况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预期的结果、进度安排、现在完成情况 五、参考文献(不少于7 种) 注: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 字,以A4 纸打印,文本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规范。所选论题须与本专业联系,一般一人一题,不能合作。开题报告好坏列入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查范围。 文献综述的写作 一.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也叫读书报告,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基本格式包括:引言、正文、结论、附录。 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正文: 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结论: 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二.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2.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3.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4.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文献综述范例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姓名梁进明系别中文系班级2006 级升本1 班 论文题目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语言特色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 年3 月5 日 查 阅 的 主 要 文 献 1 金学智《王维诗中的绘画美》,《文学遗产》1984 年第3 期。 2 刘禹昌《王维诗赏析》《唐代文学》第1 期,《西北大学学报丛刊》1981 年4 月。 3 袁行霈《王维的禅意和画意》,《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 年第 17 期。 4 佘庆华《王维诗中的色彩》,《华中师院学报》1981 年3 月。 5 何秀兰《诗中有画--简论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6 月。 6 顾晓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试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绘画美》,《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 年9 月。 7 陈开梅《诗情画意的美好体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 年1 月。 8 吴怀东《王维诗画禅意相通论》,《文史哲》1998 年第4 期。 9 张应斌《禅意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嘉应大学学报》1994 年第1 期。 10 安国华《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1 黄鹏红《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 年9 月。 12 姜寿兰《从\诗画互通\谈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胜利论坛》1994 年第3 期。 13 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14 陈铁民《王维新论》,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9 年。 15 严国荣《王维研究》(二),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年。 16 陈贻焮《王维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17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8 柳晟俊(韩)《王维诗比较研究》,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年 19 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20 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3 年。 文 献 综 述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兼画家,是整个盛唐文化精神的凝聚,是盛唐的第一位大诗人。王维以他的山水田园诗独树一帜,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对后世诗人及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论述。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王维的生平及思想、王维的艺术成就以及王维山水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其中也有汲及王维山水田园诗语言特色的研究,本论文就这一论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以图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基于此目的,我对涉及本论题的前人关于王维诗歌创作的研究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王维生平及思想的研究 关于王维的生平有不少研究,如赵殿成笺注的《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介绍了王维的生平、生活背景,记录了王维四百二十一首诗歌;还有陈铁民著《王维年谱》(选自《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年)一文将诗人一生的行事作了详细的考述;陈铁民在《王维生平五事考辨》(同上) 中确切地说了王维隐居、做官的时间及次数、地点;陈铁民还在《王维生年新探》(同上)中推定了王维生于701 年。 王维的思想比较复杂。他一生奉佛,尤其到后期,他对佛教的信仰更深了,《论王维的佛学信仰》(选自陈铁民《王维新论》)中提到王维大抵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汲取佛学思想的。他对奸臣专权的黑暗统治感到不满,不愿同流合污,但又具有封建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于是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正是这些使王维转向佛学。 《居士信仰--王维文化心态论略》(严国荣《王维研究》二三秦出版社, 1996 年)一文则认为王维的一生就是在儒、道、佛融合与消长的时代背景下,由儒释互补到最终超越\我执\法执\的心灵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终,由对佛教的简单爱好到最终笃志信佛的转化,居士信仰则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关于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成就总论 学界对王维诗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的研究,方法多样,角度不一,所以也是比较深入和细致的。出现了一大批从禅意、绘画、音乐等角度研究王维诗歌艺术性的文章,而且还有人分析王维各体诗歌的不同特点和创作成就,使得王维诗歌研究形成较大的规模。 陈贻焮在《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中首先分阶段地探讨了王维诗歌地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作者认为,\王诗长于彩绘\;他还认为,王维早期诗歌采取不同方式\直截了当地抨击权贵\;而后期的山水田园诗,\许多作品的确是消极的,充满了佛老思想\,但是因为\诗人投身到大自然中,从当时腐臭的政治空气中苏醒过来,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平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从而使他后期的诗歌得以从玄言禅意、奄奄一息的低调中一振而起,成为千古绝唱。\作者对王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并分析了其所以能有如此成就的各种原因,以及后来得不到重视的缘故。 刘禹昌的《王维诗赏析》(《唐代文学》第1 期,《西北大学学报丛刊》 1981 年)一文认为,王维的诗歌创作是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艺术风格同具\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他是\具范兼熔\的\大家\。《论王维诗歌的多样风格》(陈铁民《王维新论》)一文认为,王诗情景交融,意境浑然一体,刻划景物,能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王维诗歌的风格是多样的。\诗人的最具自家面目、最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清淡、简远、自然\。 林庚在《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中说:\王维在整个盛唐的文艺中,可以说是发展得最全面的。\因此使得他在诗歌里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王维诗歌的特点:深入浅出,爽朗不尽,融汇着历代诗歌的精华。在盛唐解放的高潮中,王维主要的成就,正是少年心情的富有生命力的,对新鲜事物敏感的多方面的歌唱,这也就是当时诗歌的主流。 金学智在《王维诗中的绘画美》《文(学遗产》1984 年第3 期)中认为,王维作为唐代王孟诗派的代表,既\精于画\又\妙于诗\,他的诗作对于绘画的美,几乎达到妙肖逼真的程度。而韩国作家柳晟俊在其《王维诗比较研

究》(京华出版社1999 年)中称王维为\南宗山水画之宗师\。 三关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研究 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山水田园诗成就最著,因此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方面的成果也较为丰硕。综观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的诸多成果,可以发现他们又主要是围绕\诗中有画\、\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等问题来研究的。 1 诗中有画 苏轼就曾评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年)。陈贻焮也在《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一书中说:\的确,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写得很美,绮丽的色彩,幽美的境界,真像图画一样,能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观感受。\袁行霈在《王维的禅意和画意》(《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 年第 17 期)一文中认为,王维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抓住主要特征,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使读者身临其境,同时,还把绘画\经营位置\的技巧,运用到诗歌中来,善于处理画面虚实的布置,以达到\诗中有画\。 佘庆华在《王维诗中的色彩》(《华中师范学报1981 年3 月》一文认为,王维在诗中描写客观世界的时候,常以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用动化、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来表达人物感情,把色彩同声、态组合进行描写,便是王维诗中运用色彩的特点。\吴肃森《论王维诗歌的音乐美学特质》(《王维研究》)二三秦出版社1996 年)认为王维的诗歌中表现出诗歌的色彩、意境等与音乐的声音、节奏等流动形态融为一体。并产生了很大、很多变化,这就造成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节律美。 何秀兰《诗中有画--简论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6 月)一文认为\我们可以从王维诗与画水乳交融的意境所构建的生动的画面、浓郁的画境、含蓄的画技中体味出王维诗中强烈的美感。\顾晓红《诗中有画--试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绘画美》(《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0 年9 月)中认为,王维善于用极俭省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勾绘出山水自然丰富多彩地面貌,并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独特感受,给人美的享受与启迪。文中从构图、色彩、意境、形象四个方面分析了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中的绘画美。 陈开梅《诗情画意的美好体现--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 年1 月)中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善于运用虚实相间的粗线条勾勒画面的手法来表现一种意境;和语言高度清新洗炼、朴素,具有'清腴'的色彩。\姜寿兰在《从\诗画互通\谈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胜利论坛》1994 年第3 期)中认为,\王维能诗会画\;认为王诗呈现各种自然美景如雄浑、壮阔之美;婉丽、幽丽、艳丽之美等。 2 禅意 关于禅宗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影响的研究也不少,如袁行霈在《王维诗歌的禅意和画意》(《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认为,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的境界和无我的境界。\王维后期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这显然与禅学地浸润有关。\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年)一书中对王维山水田园 文 献 综 述 诗与禅宗的关系的分析也比较独到,作者首先认为,\南宗的顿悟性空之说对于王维关照自然的方式是有影响的\。还认为,\将禅境化入多种风格的记游诗,以丰富山水诗的内容和表现艺术,正是王维对山水诗的重要贡献之一。\最后认为,\王维的空静之境,固然是吸收了禅家涤清烦虑、自悟性空之说的产物,但也是他追求真淳高洁的审美理想融合在高度提纯的自然美之中的结晶。\吴怀东在《王维诗画禅意相通论》(《文史哲》1998 年第 4 期)一文中认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与其绘画创作,具有相同的生活基础与思想背景,都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也是由他的禅宗信仰所决定的。\禅意\是王维诗画相通的核心内容。 张应斌在《禅意对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嘉应大学学报》1994 年第1 期)一文认为,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使他的诗具有静穆情调。他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安国华《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3 期)中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境是由诗禅相通的可能性、禅宗与诗的相互融通、思于境偕、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几个方面来体现的。陈铁民《关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和思想价值》(《王维新论》)中认为,王维山水

田园诗中的禅意表现在:追求寂静清幽的境界;诗中流露出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意趣和\随缘任运\的思想;还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 黄鹏红《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 年9 月)一文中讲到的禅宗美学风格时认为,王维把佛学、禅宗的思想观点和禅的意境融入了自己的山水田园诗中,使他的诗具有静与动的空灵的禅宗美学观。 以上就是我对我对王维山水田园诗语言特色相关研究的简单论述,对我进行本次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和指导意义,论文将围绕其中几方面进行相关论述。力求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搜索更多关于: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要求 的文档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nhva9gvzs5s23r4ajj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