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的创新研究
作者:刘芳
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摘要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创新策略,如创新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构建大数据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库,以网络信息平台促进资源融合共享,拓展师生获取化学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化学教学 创新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以本县中学为研究基地,以本县中学全体化学教师和随机抽取的10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缺乏创新。
大多数化学教师缺乏对网络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仍沿用旧的教辅资料,很难适应新教材和新时代中学生的需求;缺乏对网上丰富优质资源的整合,对习题缺乏筛选,仍采取题海战术,不能做到精讲精练;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缺乏指导,对于化学新教材中出现的“研究性课题”“探究性实验”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不能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 2.教学手段与方法缺乏创新。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课堂节奏慢,容量小;教学方法陈旧,仍“满堂灌”,采用“填鸭式”教学,唱“独角戏”,缺乏互动交流,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落后,例如有些教师制作课件仅仅是把教材内容制成一个PPT,或者插入一段与教材内容脱节的视频,没有把握好化学新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没有结合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重点出现偏差。 3.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中学化学课堂评价只注重“他评”,缺少“自评”。虽然“他评”比较客观,但是缺少教师实践反思的自评,无法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学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缺少“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师的绩效考核;“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