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8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 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变化是( )A. 复分解反应 C. 离子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过程发生发生
?B. 蒸发结晶 D. 氧化还原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为化合反应、
CuSO4·5H2O=CuSO4+5H2O为分解反应、Fe+CuSO4=Cu+FeSO4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过程即为蒸发结晶,整个过程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SiO2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①错误;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②正确;③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③正确;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④正确;⑤二氧化硅为绝缘体,不导电,而Si导电,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⑤错误,答案选C。 3.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①④⑤ D. ③④⑤
B.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芯片 C. 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
D. 硅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答案】B 【解析】
A.明矾中铝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正确; 【详解】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净水剂,B.晶体硅导电,可用作芯片,与熔点高硬度大无关系,B错误; C.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C正确;
D. 硅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和瓶装药品的干燥剂,D正确; 故答案选B。
4.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透过滤纸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故②③⑤正确; 故选:C。
5.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纯净物 液氧 生理盐水 碱石灰 胆矾 混合物 漂白粉 氢氧化铁胶体 盐酸 水玻璃 碱性氧化物 Al2O3 Na2O2 K2O CaO 非电解质 CO 乙醇 Cl2 SO2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错误;
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
C、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胆矾为五水硫酸铜,为纯净物;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氧化钙与酸反
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分类均正确,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
A. 图I中A盛放碳酸氢钠,B盛放碳酸钠,可对比二者的热稳定性 B. 图II可用于在碳酸钠溶液中提取碳酸钠固体 C. 图III为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探究实验的装置 D. 图IV为实验室制备观察氢氧化亚铁的装置 【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钠在小试管B,Na2CO3在大使管A,大试管直接加热,稳定较高,如温度较高
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稳定强弱。故A不正确;B、碳酸钠
溶液中提取碳酸钠固体就用蒸发皿,故B错误;C、烧杯中盛水量不能超一半,容易发生危险,故C不正确;D、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一在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减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本实验就是为了减少Fe(OH)2与空气接触的机会,故D正确。故选D。 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和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然后对滤液进行4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适量盐酸 ③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 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上述4项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
A.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因加入过量氯化钡除去SO42-,为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可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加入碳酸钠,则应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加过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过滤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可加入适量盐酸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最后得到氯化钠溶液,则正确顺序为④③①②, 故选:C。
8.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Ag2S+2H2O,其中H2S是(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B.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详解】4Ag+2H2S+O2===2Ag2S+2H2O反应中,Ag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故Ag做还原剂,O2中O元素从0价降低到-2价,故O2做氧化剂,H2S中的H元素和S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故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2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B. 7.8gNa2S和7.8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SO3中含有3NA个氧原子
D. 合成氨反应中1mol氮气与3mol氢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含O2-,故A错误;
B. 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g/mol,且均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故7.8gNa2S
和Na2O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其含有的阴离子均为0.1NA个,故B正确; C.标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故无法计算22.4L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氮气与3mol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无法确定转移电子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SO42- 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 C. 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K+、Cl-、OH- D. 0.1 mol·L-1 NaHCO3溶液: Na+、Ba2+、NO3-、OH- 【答案】B 【解析】
-
【详解】A. MnO4显紫色,不满足无色条件,故A错误;
B.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故B正确;
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Fe3+,Fe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HCO3-、O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碳酸根和钡离子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的反应: Na+2H2O =Na++2OH-+H2↑ B. 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制氨气:NH4+OH
+
-
ΔNH3↑+H2O
C.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D. 食醋除水垢:CaCO3+ 2CH3COOH = Ca2+ + 2CH3COO- + 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故A错误;
B. 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该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无法书写离子方程式,故B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