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测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2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解答】

A.错误,“无耻”的“耻”应读“chǐ”; B.正确;

C.错误,“挑拨”的“挑”应读“tiǎo”; D.错误,“卑鄙”的“鄙”应读“bǐ”; 二、 填空题 5.【答案】

愤,屠,捶,怖,厉,励,赋,贼 【考点】

根据拼音写字词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 【解答】

愤,屠,捶,怖,厉,励,赋,贼 6.【答案】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挑拨离间 光明正大 卑劣 卑鄙 【考点】 词义解释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离开语境可能意思就改变了。 【解答】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挑拨离间 光明正大 卑劣 卑鄙

7.【答案】

即兴,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李公朴,爱国民主 【考点】 文学常识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

即兴 闻一多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李公朴 爱国民主 三、 现代文阅读 8.【答案】

(1)含义: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2)“光明”指人民的胜利;“打破这个黑暗”意味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国民党反动派正在作垂死挣扎,斗争到了最残酷的时候。

(4)李公朴是一个英勇无畏、敢于反抗、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 【考点】

修辞手法及作用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鉴赏文学形象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解析】 【解答】

(1)解答本题,需正确理解句意,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内在含义。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人们不会屈服于反动派的淫威,不会被他们吓倒,杀了一个李公朴,会有无数的人在他精神的感召下起来继续战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怒和革命必胜的决心。

(2)解答本题,需结合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来分析。本文中的“黑暗”是一种象征的说法,象征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破这个黑暗”则意味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光明”则象征着人民的胜利,是作者追求的目标。据此作答即可。

(3)用“黎明”喻人民的胜利,用“黑暗”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及文章背景来看,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解放即将到来之际,国民党反动派正在作垂死挣扎,斗争也到了最残酷的时候。

(4)作答此类题目,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等方面进行概括。根据文本中关于李先生的描述,如“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等,即可概括出答案。 9.【答案】 D C D

【考点】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理解分总结构,最后概括选文内容,即“闻一多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2)这裡“文化药方“是一 种比喻说法,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即“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所以, C选项正

(3)选文语言特点应是“生动形象”‘ 语言精练” “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D选项说法有误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测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npih40pia0zdc523xwm17c19373fh00gp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