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专题汇总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 课本实验考点知识归纳
表一:提取鉴定类实验
表二:观察类实验
表三:实习、研究性课题
表四:实验原理归纳
几种重要的培养基成分的归纳
1. 无土栽培的完全营养液:含14种必需矿质元素、水 2. 动物细胞培养液:水、无机盐、动物血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
3. 植物组织培养基:水、矿质元素、植物激素、有机小分子(维生素、琼脂、蔗糖、某些氨基酸)
4. 微生物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种类、培养目的选择材料(碳源、氮源、水、生长因子、无机盐) 5. 选择培养基(分离微生物)
不加碳源、不加氮源、添加青霉素、添加高浓度食盐等 表五: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第二部分 实验设计
(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2、平行复重原则:
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 3、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生物学实验时,从实验原理、实验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产生,都具有可行性。 4. 随机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使显著性测验有意义;二是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5.简便性原则:
实验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单,实验药品较便宜,实验操作较简便,实验步骤较少,实验时间较短。
6.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
所谓单因子变量原则,强调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能有一个变量,只有这样当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不同结果时,才能确定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肯定是这个变量造成的,从而证明实验组所给实验因素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首先要确定变量并加以正确设置,至于将谁作为变量则很容易确定,
即要验证谁则把谁作为变量,也就是要把所要验证的中心条件作为变量。 7.对照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所谓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 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有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设置对照组常有4种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