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2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

课程思政案例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政治与传播 □通识教育必修 □通识教育选修 □专业必修 课程性质 R专业选修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32 专业 班级 学 分 授课人数 2 学 时 授课对象 思政案例名称 案例所属教学大纲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与传播?课堂教学 第五章 传播与政治思想、政治主体的素养 中的章节及知识点 任课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 联系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专业任选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T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对与新闻相关的知识领域有必要的认知和把握,这些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因此传播与政治的关系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对重要关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统领着其他各对关系。因此本课程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本课程具有意识形态性、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批判性,可以很好地担负课程思政的功能,用党和政府的主流观点观察当代传播问题。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洞察力与政治敏感性,为培养学生的党性提供根底,从而为从事新闻行业打下良好的政治素养。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系统了解政治与传播的关系,知晓政治对传播的统领作用,掌握国家政治与传播、社会政治与传播、传媒研究与政治、传媒与意识形态等容。具体分析传播与政治、国家赋权、政党国际形象塑造、政治思想传播的力、政治主体的素养的关系;分析传播与社会赋权、新闻传播生态、另类传播、社会构造、新闻传播教育变革、大数据等的关系;分析政务微博的政. . -可修编-

性 别 职 称 学 位 教授 博士 - . - 治性、政治社会化功能、特性、传播容的发布标准等。 思政案例简介 . . -可修编-

- . - 本课程思政的案例是依托课程讲授人所主持的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和个人科研著作?。。。。。。。?而设计完成。本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解析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难点问题。本案例从理论上提出了“政治思想传播的三对力〞这一学术命题,并从新媒体传播的感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理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群众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层次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展了具体分析。 因此,本课程思政的突出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统性的政治观念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在多数的课程思政中,是将其他的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以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类贯穿课程思政做法的一个缺陷是容易造成专业容与课程思政容的脱节。而鉴于?政治与传播?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它属于典型的具有强烈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在这一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恰如其分,这样可以的课程设计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有必要的现实照顾,可以到达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第二,将科研、教学与课程思政严密结合在一起。如前所述,本案例是结合授课者本人承当的省部级课题和已经出版的著作设计完成的,将科研成果直接反哺于课堂教学的突出表达。 第三,将课堂教学、批判思考和社会效劳结合起来。在本次课堂设计中,会有批判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最后,所给出的传播策略可以直接效劳于党和国家的宣传部门。

. . -可修编-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 的文档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nuuu7ojp95uqa87qzsz8c83h0epg60165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